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觶�且彩羌柑斕氖隆R簿褪撬擔�揮心母鍪ト訟袼�躚裘髡庋�姑構��
他找不到標杆,尋不到成功的案例,這讓他的心靈備受煎熬。後來,他透過長時間的默想,突然發現,聖人是沒有辦法改變外部環境的,他們只是適應環境。正如他自己,剛來時面對這樣惡劣的環境,想死的心都有。可現在,他不還是好好地活著?那麼,讓他活下來的精神支柱是什麼呢?無非就是努力適應了外部環境。
想到這裡,他的心情輕鬆了許多。他覺得自己應該把時間用在理學的突破上。於是,他開始審視朱熹的“格物致知”。他對朱熹仍然極不滿意,因為朱熹說,去外面世界格真理。這就如他現在,他如何才能從外部找到一個好好活下去,並且可以創造人生價值的真理呢?外部根本沒有這樣的真理,所以他根本無法找到。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聖人處此該如何”交織在一起在他的腦海裡撞擊著,他變得神魂顛倒起來,像中了魔一樣絮絮叨叨,時而點頭,時而皺眉,時而搖頭。
他的腦子再也放不下這些翻來覆去被他肯定和否定的問題,終於有一天,這些問題衝出了他的腦子,像一幅畫一樣清晰地呈現在他眼前。於是,就發生了本書開頭的那一幕,王陽明的心學橫空出世。這個傳奇故事被稱為“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心學誕生典禮上的禮炮。
龍場悟道引來很多爭論。有人說是禪悟,有人說是道家思想的結晶。有人則說,是儒家孟子思想和陸九淵心學思想的碰撞。也有人說,其實這是王陽明長期失眠和極度消沉後所產生的幻覺。
但無論怎麼說,王陽明在龍場所悟到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都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奪目的光輝。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透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這就是王陽明心學最根本的思想,也是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的理由。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回答下面這三個問題:為什麼是王陽明?為什麼是他建立了心學?為什麼他能建立心學?
宿命論者認為,王陽明建立心學是蒼天註定的,因為他就不是凡人,有四件事可以證明。第一件事,王陽明在1472年出生前,他的祖母夢到神仙從空中垂直降落,把懷中一個嬰兒交給他祖母,並且說,此子將來必能光大你家門庭。他祖母從夢中醒來,王陽明降臨人間。為了紀念神仙乘雲霧送子這個夢,王陽明的爺爺王天敘給他起名為“王雲”。第二件事,王陽明直到四歲還不能講話。有個和尚就對他爺爺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他爺爺王天敘猛然想起“王雲”的“雲”字,恍然大悟,這是道破了天機啊,於是馬上把的名字由“王雲”改成“王守仁”(王陽明是他成人後自己取的號)。第三件事,1482年,王陽明在鎮江府金山寺的禪房裡看到一位圓寂的和尚和自己特別像,牆上的詩歌暗示,王陽明就是這位和尚的轉世。第四件事,1483年他和父親在北京城走路,一個道士對他父親說,你這孩子能跨灶(超越父親)。他父親很疑惑,我已經是狀元了,他難道是狀元中的狀元?道士說,這正是此子奇異之處。
還有人說,王陽明天生睿智,但人類歷史上天生睿智的人太多。在王陽明身邊就有湛若水,在他之前,還有陳白沙。有人說,他始終有成聖之志。但婁諒也有,陳白沙更有,幾乎所有的儒家思想家都有成聖之志。有人說,王陽明多年以來積累了儒釋道諸子等百家知識,但陳白沙的知識積累比他要深厚十倍,陳白沙十幾歲就悟透佛道二教,而他三十歲時才通佛道。最後,有人說,王陽明所以建立心學,是因為經歷了一次嚴酷的放逐洗禮。
的確,人類歷史上一個永恆的定律是:任何一位偉大的聖賢都要經歷過一番非比尋常的困苦環境。摩西被放逐渺無人跡的沙漠,才有了《摩西十誡》;耶穌在顛沛流離的傳道中悟得大道;穆罕默德在放逐地建立了伊斯蘭教;釋迦牟尼放棄了王子養尊處優的生活,到深山老林中度過艱苦的歲月,建立佛教。這幾個人的成功似乎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逆境使人成長,讓人成熟。
但身處逆境就一定能有所作為嗎?從古到今,死在逆境中的人不勝列舉,何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