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4/4頁)
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是在店裡照管,過了忙頭,再出去尋那廂車。
他心裡暗暗祈禱:諸位神爺,諸位菩薩,我犯了這大錯,已經知悔,求你們可憐我並不是貪圖錢財,是為了兒女才犯下這錯,發發慈悲,讓我能撞見那輛車,找見馮相公的妻女。
第八章
“五弟”
君子之道,始於自強不息。
——王安石
“眼下你打算怎麼做?”周長清問。
“自然是想盡快找見汪石。不過,他若是真的逃躲起來,短時間恐怕難以找見。”馮賽嘆道。
“凡事先得看清,才能辦好。咱們先來理一下。對這個汪石,你發覺什麼疑點沒有?”
“有四處。”
“哦?說說看。”
“首先,我第一眼見他,就覺得面善,似乎在哪裡見過,卻想不起來。”
“記不記得其他情景呢?”
“昨晚我一直在回想,似乎和銀錢有關,至於什麼銀錢,則根本想不起來。”
“這個不能急,先放著,或許一時觸動,便能記得起來。第二處呢?”
“他的來歷——他看上去不過二十七八歲,卻有數萬貫資財。一般而言,當是富家子弟,繼承了祖業,但是……”
“他不像富家子弟。”
“嗯。他面板黝黑,那形貌一看便是自幼辛勞、風吹日曬。”
“應該是暴得了大財。”
“第三,京城鬧糧荒,東南水路又受阻,他從哪裡得來的十萬石糧食?”
“嗯。當時我也在疑心。那麼第四處呢。”
“第四處就是百萬貫官貸如何能借到?”
“這百萬貫官貸倒也說得通。自從王安石變法以來,創制了朝廷生利之法,將官錢貸給民間已是一項政績,像‘青苗法’,本意的確好,青黃不接之際,農民的確需要借錢買種、補助耕作,官貸只收二分利,比向富戶借錢低得多。但這事一旦和官員政績相掛,便生出許多強迫貸錢、催逼還債之弊。汪石能貸到這百萬貫,也是同樣道理。太府寺掌管國庫,貸出得多,生的利便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