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4/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經商議了大半個月,朝堂上吵鬧得差不多,是時候進入真正實施階段——舉薦真人。正好外甥找來,皇帝便順水推舟。
大臣們上早朝,不是來了就能直接站到乾清宮裡面。而是得先在外面候著,到時辰依次進殿。向來沒有皇帝等大臣的份,是以大臣們都得早來一趟,邊等皇帝起床邊閒聊,順便商議朝廷大事(結黨營私)。
今日早朝亦是如此,只不過多了皇帝派來通氣的小太監,以及前來搞串聯的小侯爺。
小太監要傳的訊息很簡單,不過是命幾位皇帝的心腹開始舉賢良。
而小侯爺的任務就重了,他要在不起眼的地方逮住幾位大臣,商議(命令)下等會要考校的題目。題目不能太簡單,那樣顯不出未來岳父老泰山的水平;但也不能讓人答不上來,當場出醜。
雖然小侯爺有個混世魔王的名頭,可他地位擺在那呢,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疏遠他。大夏爬得最高那幾位,剛巧也是最識時務的。這些人就敏銳地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知道小侯爺是位可造之材。雖礙於顏面平日不會趨炎附勢,但也不會有意為難。這會小侯爺拜託過來,一點小事他們自然沒有推脫的道理。
三言兩語擬定好題目,他奮筆疾書寫個清楚,然後命暗衛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胡九齡手中。
萬事俱備,再然後就是上朝。甥舅兩人都沒想到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沒等皇帝安排的人出手,下面已經有吃相難看的按捺不住,開始點名舉薦自己人。
小侯爺可是搞情報工作的,囂張跋扈的名聲擺在那,揭起短來那叫一個順手。於是便出現了方才朝堂上他舌戰群儒的一幕,而後又順理成章地舉薦了自己的關係戶。
胡九齡年少時也是名動青林書院的才子,宣告比起當日宋欽文亦不遑多讓。經商閒暇之餘他也常看點聖賢書洗滌下心靈,多年積累下來,水平甚至比某些經年累與沉浸於官場蠅營狗苟之輩還要高。
兼之有小侯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