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為帥者統兵打仗,若是軍力不如人,講的就是天時地利,今兩者不佔有,軍力有遜於敵人,能保個不勝不敗之局已經算得上是名帥了。
皇甫嵩細思之後,長嘆一聲:“莫不是天不助大漢乎,黃巾剛平,羌人又反,此乃亡國之兆也。”
張繡見得皇甫嵩如此,嘆了口氣,這名漢末老臣確實說得上為漢庭盡忠了,可惜大漢傾頹非一世一帝之因,實乃東漢初見之時已經種下,能延續至今可說是一眾漢之忠臣努力的結果了。
張繡確實不忍心眼前這老人傷心,便說道:“皇甫大人且安心,羌人雖強,但我大漢亦能破賊,然破眾恐非破於皇甫大人之手。”
皇甫嵩聽後,眼前一亮,連忙問道:“汝有計破賊乎?”
張繡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皇甫大人為帥,只通為帥破賊之道,繡尚有三策可以破羌人。”
皇甫嵩連忙問道:“計將安出?”
張繡豎起一根手指,說道:“第一策,乃謀士之道。”
皇甫嵩急問道:“何謂謀士之道。”
張繡拿起酒盞,小酌一口,繼續說道:“若謀士欲出計破賊,在於“間”。繡聞羌人大帥邊章、韓遂實受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所挾,今羌人士氣正旺,離間之計難成。但若是戰局絞著,西涼本屬邊陲,糧食甚少,羌人攻不下三輔取糧以供大軍所用,必然自亂,到時再輔以離間之計,使邊章、韓遂與北宮伯玉、李文侯等內亂,羌人不攻自破。到時漢軍擇時出擊,即可大破西涼羌人,不過此計甚緩,恐皇甫大人被朝廷換下之時還不能施以此計。”
皇甫嵩聽了之後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朝廷最喜戰局不利,換帥代之,且朝廷小人不少,再進讒言恐本將自身亦是難保。”
張繡微笑道:“自身難保之言大人卻是過了,如果大雨飄零之際,卻需皇甫大人震懾宵小,穩定大漢,故此皇甫大人自身卻是易保。”
皇甫嵩有些落寞地點了點頭,沉默了一下,剛才胡軫卻是聽得津津有味,見得張繡不語,連忙問道:“伯淵方才言有三策,今只道一策,尚有兩策安在?”
張繡豎起第二根手指,說道:“第二策,乃是大將之策。所謂大將之策,說破了就是鬥將,召我大漢武藝高強之將,挑下羌人將領,但須百戰百勝,久之羌人士氣自破,到時大軍在數十員大將所率之下進攻羌人,羌人其膽亦破,此或可一勝,但恐損失亦不少。”
皇甫嵩聽了之後說道:“伯淵此言有理,將乃兵之膽,斬盡羌人大將其膽自破,但本將軍中之將鬥黃巾亦不敢說十拿九穩,莫說是羌人了,現在本將軍中能放言百戰百勝羌人者,恐只伯淵一人,故此計難以施行。”
皇甫嵩此言卻沒有出乎張繡的意料,若是皇甫嵩麾下有眾多漢末湧現的猛將,對羌人也不用這麼發愁了,也不用太多,就現在從軍而言,召關羽、張飛;在幷州的呂布、張遼;江東孫堅及其麾下,再加上自己,如此陣容,連番挑下羌人大將再以大軍破之,就可將羌人趕回西涼,到時大軍再分而徒之,滅此亂只在覆手間。
不過以朝廷那些個士大夫和宦官、外戚等掌朝者看來,卻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張繡也沒有提。
這時胡軫又問道:“伯淵且言最後一策。”
張繡卻是神色一凝,然後說道:“最後一策乃是帝皇之策。”
皇甫嵩聽後連忙喝道:“伯淵。”
張繡卻是笑臉迎之,說道:“其實乃是獻與當今聖上破賊之策矣,大人何以如此神情。”
皇甫嵩聽後用有些怪怪的神情望了望張繡,然後嘆了口氣說道:“伯淵且道來。”
張繡邊用手指沾了些酒在案上畫著,邊說道:“此策可謂一戰定西涼。以皇甫大人一軍在關中拖住羌人大軍。然後以另外兩支滅黃巾之大軍,從荊州進漢中,在漢中兵分兩路,一路大軍出祁山,攻天水,斷羌人後路。一路大軍又分三路,兵出陳倉、散關、斜谷,以攻羌人側翼,而後皇甫大人之軍向西進攻,羌人之北乃黃河。若此羌人則被我漢軍四面包圍,只緊守大營等其糧盡,其軍自潰。圍羌人之時可令河東董卓率大軍渡黃河攻略涼州諸城,若羌人能破得重圍亦無家可歸,到時只三路大軍齊出,西涼可定也。”
張繡此言一出,皇甫嵩和胡軫都同時倒吸了一口氣,半天之後胡軫才從牙縫中擠出兩個字:“厲害。”
皇甫嵩也點了點頭,說道:“此策果然乃帝皇之策,也只有當今聖上才有能力施展,可惜……”話沒有說完,只化作一陣嘆息。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