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來不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大兄,子遠,就到這裡吧。”蓋俊說罷拱拱手,跨上紫電。見到許攸苦苦一笑,不明所以,他以為袁紹尚不知馬鐙秘密,特意只安一邊馬鐙,唯恐對方現。殊不知河內某將早在去年就把馬鐙之密告知袁紹。
望著蓋俊飛馬離去,袁紹、許攸駐足目視良久……
“子遠,你說子英會恭迎西邊的幼君嗎?”袁紹目光凝實,輕聲問道。去年他一手策劃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嘔心瀝血為劉虞造勢,出身、異象、讖書統統搬出來,和王莽篡漢、光武登基前如出一轍。袁紹認為劉虞身負帝王命格,不為帝則死,必然就範,遂對外宣稱當今陛下劉協非漢靈帝子,極盡汙衊。不想劉虞態度甚堅,死活不同意,弄得他現在非常非常被動,徹底阻絕了和長安朝廷的聯絡。他估計自己在天子眼已經成了當今天下第一號叛逆,必殺之而後快。
許攸苦笑道:“我倒是希望小皇帝落到袁術的手……”若是袁術掌握天子,雙方還有合作的可能,等到攻滅袁術,天下大勢已定,或許可以和平解決蓋俊的問題。相反,如果天子被蓋俊所獲,雙方立刻就會陷入決裂。
可是,不能僅僅因為顧慮蓋俊,就終止自己這邊的計劃,比如,身在豫州魯國的周昂、曹操。兩人的任務是奪得豫州,削弱袁術,而袁術一旦失豫州,必爭不過蓋俊。然而世間之事,哪有十全十美者。
兩人慢悠悠向回走,孫堅大谷關前大勝董卓的訊息,不出幾日便傳入冀州,袁紹不由感慨道:“孫臺此子確如蓋俊所言,志向得伸,意氣風,則天下無人可擋。董卓成名三十載,竟做了他的墊腳石……”說到這,袁紹頓了一下,又道:“袁董雒陽決戰在即,該讓孟德動一動了。”
許攸點點頭,繼而憂道:“孫堅性格剛烈,想要讓他屈服——很難”
袁紹微微皺起眉頭,搶回豫州計劃,去年,也就是孫堅剛剛繼任刺史時就開始籌備,那時孫堅雖小有名聲,卻非什麼了不得的人物,本沒將他放在眼裡,認為一戰可擒。可是而今孫堅兩戰大破董卓,用兵頗健,周昂、曹操兵微將寡,未必能夠與他抗衡。袁紹乃退而求其次欲以豫州脅其去術就他,不過這個成功的機率也不大。
兩人邊走邊聊,回到鄴城冀州刺史部,逢紀匆匆走來,道:“九江太守病死。”
袁紹、許攸相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的一抹喜色。
九江郡屬揚州,刺史陳溫乃是汝南人,雖然無法與袁術公開翻臉,但一直暗地裡支援袁紹,像這次九江太守身死,他沒有以刺史之權直接任命他人,而是向袁紹彙報。
九江郡北接豫州,南接丹陽郡,會稽周氏三兄弟之周昕正是丹陽郡太守。拿下九江,就等於打通丹陽至豫州之路,得揚州二郡,加上陳逸的(豫州)魯國,袁遺的(兗州)山陽郡、鮑信的(兗州)濟北國,豫州刺史周昂、奮武將軍曹操就有了五郡之力支援,拿下豫州的把握無疑會大很多。
逢紀繼續道:“九江這個位置敏感,最好是用揚州本地人。”
袁紹想了想道:“讓周(昂)仲仁去吧。”豫州刺史看似執掌一州之地,確僅只六百石,而太守則是兩千石,由刺史轉太守是正常的升遷。
“那豫州……”
“孟德軍不是還有個老三週(喁)仁明嗎……”
蓋俊率軍南下,兩萬餘大軍由西北入河內郡,向治所懷縣集結,他則帶著千餘騎往東南而行,進抵黃河北岸黎陽縣,日日站在黃河沿岸眺望南方。他從鄴城離開時聽說荀彧已經將宗族進入兗州陳留郡,不出意外,這幾日就會到達黃河。
蓋俊前世最喜歡的三國人物不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不是百折不撓的劉備,亦非千古良相諸葛亮,更不是人氣高的郭嘉、趙雲,而是荀令君荀彧。
蓋俊來到漢代足足十七載,已經記不清三國志、後漢書荀彧傳記的具體內容,但他戰略思想所散出來那種的磅礴氣勢,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腦海。
三國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以謀士論,賈詡聰明絕頂,洞悉人心,卻過於世故,不能盡顯其能。荀攸深通兵法,戰術奇佳,斬顏誅皆其手筆,戰略則稍遜。魯肅高瞻遠矚、見解獨到,獻榻上策,後促成孫劉聯盟,乃有赤壁,但孫吳勢弱,不得施展。沮授一手規劃袁紹霸業藍圖,戰略戰術俱佳,可惜他才高權重,遭人嫉恨,受到排擠,官渡之戰時更被打入冷宮,縱有滿腹韜略,無用武之地又能若何?
餘者似郭嘉、程昱、董昭、劉曄、法正、龐統、田豐、陳宮等,或壯年而亡、或私德有虧、或身份所累、或性格剛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