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2/4頁)
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堅守 10個月,終因孤立無援,城破殉難,卻為保障江淮、牽制安軍起了重要作用。九月,李椒、郭子儀率軍15萬並借回紇騎兵4000攻佔長安,殲滅安軍 6萬餘。後在陝郡之戰中又殲安軍10萬餘,一舉收復洛陽。
一年後,肅宗才派郭子儀率軍 20萬進攻盤踞鄴城(今河南安陽)的安慶緒。安慶緒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率軍 13萬往救,在擊敗唐軍後,誘殺了安慶緒,兼併其軍,留長子史朝義守鄴城,自回范陽。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九月,已稱大燕皇帝的史思明統兵南下,連陷汴州(今河南開封)、洛陽。後屢被唐軍擊敗,遂各取守勢,相持年餘。肅宗不顧史軍尚銳,令李光弼反擊洛陽,被史思明擊敗。史思明令史朝義攻潼關,在陝郡被唐軍擊敗。史思明欲殺之,反被史朝義所殺,取而代之。
接著,玄宗、肅宗相繼去世,李椒即帝位(唐代宗)。次年九月,代宗請回紇兵助討史軍,在各唐軍策應下,攻克洛陽,斬俘史軍 8萬,乘勢收復鄭州、汴州,繼在衛州(今河南衛輝)又殲史軍4萬餘。史軍將領紛紛降唐,史朝義連續奔逃,終於走投無路,在溫泉柵(今河北豐潤東)自殺身亡。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平。
(安祿山叛亂)
唐玄宗在位時,為了加強邊境的防禦,在重要的邊境地區設立了十個軍鎮(也叫做藩鎮),軍鎮的長官叫節度使。節度使帶領軍隊,還兼管行政和財政,權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當時的慣例,節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調到朝廷當宰相。
李林甫掌權以後,不但排擠朝廷的文官,還猜忌邊境的節度使。擔任朔方等四個鎮節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戰功。他手下的將領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驍勇善戰的名將,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勞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調回京城當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誣告王忠嗣想擁戴太子謀反,害得王忠嗣險些丟掉了性命。後來還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為降職處分。王忠嗣受不了這個冤枉,一氣之下就病死了。
當時,邊境將領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認為胡人文化低,不會被調到朝廷當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張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戰,而且跟朝官沒聯絡,靠得住。唐玄宗本來最怕邊境的將領謀反,就聽李林甫的話,提拔了一些胡人當節度使。
在這些胡族的節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別看中一個平盧(治所在今遼寧朝陽)節度使安祿山。
安祿山年輕時在平盧軍裡當過將官,因為不遵守軍令,打了敗仗。邊境守將把他解送到長安,請朝廷處分。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為了嚴肅軍紀,把安祿山判了死刑。唐玄宗聽說安祿山挺能幹,下令把安祿山釋放。
張九齡跟唐玄宗說:“安祿山違反軍令,損兵折將,按軍法不能不殺;而且據我觀察,安祿山不是個善良人,不殺恐怕後患無窮。”
唐玄宗不聽張九齡勸諫,還是赦免了安祿山。後來,張九齡被撤了職。安祿山卻靠他奉承拍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當上了平盧節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陽(治所在今北京市)節度使。
安祿山當了節度使以後,就儘量蒐羅奇禽異獸,珍珠寶貝,經常送到宮廷討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歡邊境將領報戰功,就採取陰謀手段,誘騙平盧附近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將士,參加宴會。在酒席上,用藥酒灌醉他們,把兵士殺了,又把他們的首領割了頭,獻給朝廷報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祿山到長安朝見。安祿山抓住這個機會,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儘量討唐玄宗的喜歡。安祿山長得特別肥胖,凸肚子,矮個子,裝出一副傻乎乎的樣子。唐玄宗一見到他就樂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著他的肚子開玩笑說:“這麼大的肚子,裡面裝的什麼東西?”
安祿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沒有別的,只有一顆赤誠的心。”
唐玄宗認為安祿山真對他一片忠心,心裡更高興了。以後又封安祿山為郡王,還替他在長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貴族住的一樣華麗的府第。安祿山搬進王府後,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起喝酒作樂;還讓楊貴妃把安祿山收作乾兒子,讓安祿山在內宮隨便進出,親熱得像一家人一樣。
安祿山騙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陽、平盧兩鎮外,又兼了河東(治所在今山西太原)節度使,控制了北方邊境的大部地區。他秘密擴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將,任用漢族士人高尚、嚴莊幫他出謀劃策;又從邊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