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愁何事不成。”但心中想的是:供我驅使麼?三界戰神聽我差遣?任他冷顏寒面,任他高傲無雙,都聽我話麼?只是想想便覺得心口發熱,幾欲按捺不住。
心裡正盤算著,突然聽見王母高深莫測的嘆了口氣,揚手將溯世鏡扔給我:“你自己看罷。”
我一低頭,只見鏡中三聖母與清秀男子居於一處可媲美百花仙子府邸的青山坳。山後是大片荷塘,層巒疊嶂的荷葉,粉白荷花次第而生,三聖母懷抱一粉雕玉琢的男童坐於一條小舟之上,船頭男子小心撐船躲過茂密荷葉,男童本來正抱著寶蓮燈在那兒數花瓣。一見有魚躍出河面,將寶蓮燈往船艙裡的蓮蓬上一扔,脫了衣服就要往河裡跳,被三聖母一把抓住,捏了捏他鼻尖。
我汗然:這三聖母也真是心大,威震三界神力驚人的至高法寶寶蓮燈,變成了孩子隨手扔來扔去的玩具。
我抹著冷汗忍笑,要真是對凡人夫妻,這可真是隻羨鴛鴦不羨仙。接著畫面一轉,一柄寒光凜冽,直逼天地之光的大斧活劈過來,對上的正是楊戩的三尖兩刃刀!兩刃相接,山搖地動。
光芒幾乎要刺瞎我的眼睛,遮了一遮再回頭看,那斧刃上的寒光直直劈向一座大山。山體向兩邊坍塌,巨石崩碎泥土滑脫,盡數往山下滾去,轟隆隆似天劫時那般擂擂雷聲。
兩條模糊的影子,一黑一白。白的坐著,黑的躺在白的懷裡,我看不清只覺得身影甚是熟悉,接著便聽王母道:“若此事不成,三聖母被壓華山,十七年後,劈華山,救親母,三界必然要遭一場劫難。”
咔啦一聲,溯世鏡掉到地上,一個三聖母,竟能造出這麼□□煩?
我彎腰撿起溯世鏡,畢恭畢敬的還給王母,心裡卻暗暗發愁:這並不是一般的姻緣可拆可解,仙人有姻緣一般不受我所制,此為天定的劫數,豈是仙力所能改變?我知曉,玉帝王母天庭眾仙也應知曉。
此事王母和玉帝未安好心,但也怨不得他二人如此,天條不是虛設,誰也沒能力改變,走一步看一步罷。
召我上天是件秘密事,王母交代我萬不能叫旁人看見,所以說完便讓我準備準備,即刻下界。
到了南天門,就看見楊戩正揹著手站在雲頭上等我。
我上前道:“真君也無須太過擔憂,縱然他們之間的紅線已解不開,可萬事有果必有因,咱們不讓那金童與三聖母相遇,安穩度過一世咱們再另想辦法,也未必不可破了那紅線。”
楊戩默不作聲。
我哄他不過,想起凡間有句話叫: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在這瑞氣千條,翻手為雲覆為雨的天庭,也同樣作用。
說到底也不怪旁人,這三聖母什麼時候笑不好,偏偏在玉帝眼皮子底下,諸天神佛齊聚的蟠桃宴上與金童笑,這不是朝天規吐口水麼,被貶也實屬不屈。
我此刻恢復法力,前塵記憶紛至沓來,想我前世東家溜達西家醉,不知道在多少真君元君老君的府邸喝醉酒睡過覺,當然最後下凡歷劫的原因也是這個,相比玉帝一腳將我送下了凡,三聖母這還算好的。
王母說:當時我下凡,給我設劫的便是三聖母,若我還有些仙友情分,自當好好辦事。
我聞言忙點頭稱是,心中卻想我上一世風平浪靜,過得比在天庭時更加逍遙自在,三聖母不愧是慈悲的仙,對我著實寬容大度。
此刻要我去盡所能的虐她與那金童,委實造孽。
但若現在不造孽,那日後被壓山底,一家分離,舅甥成仇,更加造孽。思及此,我竟開始無比懷念凡間的生活,還有那二小姐送的鮮楊梅。
因著這層關係,此事不應交予楊戩,幫手之言那都是幌子,我自明白。
明裡看是王母心懷仁愛,對三聖母偏私,實則是派我監視楊二郎真君的一舉一動。當年他一把開山斧劈開桃山救母親雲花仙之事,天庭眾仙談起來還不免擺手忌憚:不提,不提。
他後雖歸順天庭,卻也不住天宮,率眾居於灌江口,訂了個聽調不聽宣的規矩,明擺著不把天庭放在眼裡,偏偏他神力驚人,奈何不得。
這時玉帝不免擔憂,此時他若是再反天庭,這簍子可不是一個三聖母和金童能補的上的。
天規不能破是真,二郎真君不可反天也是真。一邊是天庭及玉帝仙顏,一邊難免生靈塗炭,二者其一,誰都不敢想象。
王母和玉帝一尋思,便希望由我賣他們楊家一個人情,能把三聖母拉回來最好,若真拉不回來,也須得在這段時日裡對二郎真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