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施展餘地。
忽然,他想起了最初第二天上山時找到了那種硬山體后土層的山,梯田是山體階梯狀上升,每畝田都有一定的形狀,一旦厚土層厚到一定的程度,是不是也可以加以利用?
想到這,沈淼翻出了最初商議開山闢田時的記錄,那時陳老漢說過為什麼此地的山不能像巴蜀之地那樣開採,是因為土層太薄,挖得深則很快就遇上岩石層,挖得淺則會使填土的泥土不夠,泥土若從別處調運,費時費力不說,也破壞別處的土層,使得那處無法種植其他作物。
那麼照陳老漢的話判斷,只要厚土層厚到不挖到巖體,又足夠填土就可以照田。這個數值怎麼算呢?沈淼挖出了早已被他忘了許久的數學知識,整了大半夜終於算出了一個合理的區間,又花了不少功夫將數學知識想辦法解釋成古人能聽懂的方式。
第二天就興沖沖去找了陳老漢和徐老漢。
兩位老人耐心的聽著沈淼的解釋,時不時問著一些,沈淼儘量用他們聽得懂的話說,真不行了就直接攤上紙開始畫抽象圖。
說了半天之後,兩位老人聽明白了,都不由撫掌:“沈公子這法子甚妙,回頭我們就著人去探查,先找一條短的緩坡試試。”
沈淼高興點頭,兩位老漢忙回去準備。
三天後,兩人找到了合適的緩坡,忙組織了人開工,沈淼起了個大早,一頭扎進工地,跟著一道看一道轉,還隨手幫上幾把。
十多天下來,十階梯田已現雛形,可以說明沈淼的法子可行。
沈淼見狀興奮的抹著臉上的汗水,全然不顧臉上已沾滿了塵土,一抹就成花臉的現狀。特意過來檢視的羅詔諫看不下去了,故意咳嗽了聲:“注意儀容。”
沈淼賣傻笑:“這會高興嘛……回去就洗。”
“哼,別高興得太早。新的開田法找著,能開的田更多,來開田的人也多,借來的那些錢要不夠用嘍。”羅詔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