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2/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不管誰當皇帝,只要吃得飽穿得暖,不要打仗便夠了。
觀正禪師主持完最後一日的道場已是約近戌時,回了殿又打坐良久,便聽得小沙彌叩門,小聲走到近前問:“師傅……那位施主還跪在禪堂,已是三日了,可否要通報靈佛?”
觀世方丈默誦著經文,須臾才問了句。
“他可是不悔?”
“他說已是下了決定,自此願受戒修行,皈依佛門,絕不後悔……”
觀世方丈手中佛珠一頓,慢慢睜開了眼來。
……
臘八之後,相國寺僧眾便要回鹿澧,顧相檀同驍王和幾位重臣一路將其相送至皇城外。
城樓之上,顧相檀站在高處,看著觀世方丈身後那一個騎在馬上身穿袈裟的僧人,那人已是剃了度,本就俊逸的五官此刻更顯瘦削深邃,腰桿筆挺,只面上常年戴著的和善面具已揭了下來,眉間眼內只剩一片陰翳和沉暗,再不復曾經的偏偏氣度。
他深深地看了兩眼顧相檀,也是最後的兩眼,便隨著觀世方丈一道打馬離開。
望著那一行漸漸遠去的身影,城樓之上,顧相檀攏著雙手,輕問了句:“你是不是怪我,這麼輕易的就放他走了?”
一邊的趙鳶穿了一身勾邊的銀絲錦袍,上頭用金紅的細線繡著幾條祥雲的蟠螭,長身玉立,襯著他那豔麗的眉目,仿若整個人都在發光一樣。
趙鳶同樣冷冷地看著那些人慢慢消失在視野中,片刻才轉過頭來。
“他救過你一回。” 趙鳶只說了這一句。
而顧相檀一瞬間便明白了,就是因著他救了自己,所以一切的錯處,趙鳶都願意為了顧相檀硬生生地忍下去,不過也僅此一回,若是再遇,怕就沒那麼好相與了。
然而,對那個人來說,一生相伴青燈古佛,有人看顧,有人監管,再使不得心思,用不得巧機,最汲汲營營的權勢名利自此以後也都成浮雲泡影,無異於生不如死了。
想到此,趙鳶的手忽的一暖,便被顧相檀輕輕地握住了,他懷裡有個小暖爐,是出門前趙鳶特意叮囑安隱給他燒的,此刻綿軟的掌心還帶著餘熱,一下子便驅散了趙鳶在隆冬周身聚起的冰寒。
顧相檀心內有太多的話說不得,可是他卻覺得,淵清都明白,自己心裡的顧忌,自己的害怕,自己的那些身不由己,淵清其實都懂的。
他所欲所為,不過都只為求這個人的一生平安……
********
宗政十六年的年節,顧相檀同趙鳶一道過。
趙鳶沒有另造驍王府,只將之前停工的御國將軍府重新整修了一番,也沒怎麼大動便住了進去。
年夜飯顧相檀吃的有些尷尬,因著師傅怎麼都不願一起,顧相檀只得先去相國府陪著他吃了,又在對方無奈的冷眼之下匆匆趕回了驍王府,同趙則薛儀陽羿崢等人再一起用一頓。
好在這兒無人介意,有說有笑十分熱鬧,倒是往日最鬧騰的趙則,自中秋那一夜之後彷彿變了個人似得,不至於死氣沉沉吧,但明顯話少了許多,平日裡只要閒暇便不停練劍,有時候一練一整日都不帶歇的,聽羿崢說好多次那手都磨得滿是血泡也不見疲累,比之曾經的趙鳶還要刻苦三分。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趙鳶其後招募新軍整合訓練時便可見趙則的進步,短短半年,羿崢都早已不是他的對手了,同趙鳶過招二十回合之內不見敗相,可見趙則對武學方面還真是有些天賦,只要再多多學習布兵排陣,倒的確不失為一個可造之材。
而趙鳶那頭更是順利,雖內亂將歇,疫病才去,百姓還在休養生息之中,但一聽說由驍王帶兵征討南蠻,四面八方皆有能人異士不斷湧來,又用前一陣從連坐的官員府邸中抄出的各種賄銀充作糧餉,最後精挑細選了十萬精兵,在趙鳶日復一日的親自調|教下,不過大半年已初見端倪,個個拉出去都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想必不需多時即可為國效力,殺南蠻一個落花流水。
第二年開春,已是整合成驍家軍的大軍分坐兩路回到陳州和瀘州,趙鳶讓趙則隨著王副將還有羿崢一道回瀘州,而自己在年中時帶著剩餘的人加之新軍去陳州佈置,最後再分了五萬人由商副將率領去到趙典曾時駐兵的東縣留守,以防南蠻人繞路偷襲。
不得不說,趙鳶在戰事上的所思所慮實在周到細節,哪怕遠在陳州的侯炳臣都未有他想的那麼透徹,待一切備置妥當後,趙鳶再整裝待發。
在顧相檀的要求之下,最後關頭他還是把陳綵帶上了,他曾允諾三年內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