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3/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灣》,另一方面也透過強大的公關宣傳手段來反制《血色海豚灣》。日本政府既然宣稱捕撈海豚是為了科研,影片自然也是和這個有關,而且這個影片還得到了奧美公司的操刀製作,成品當然是一等一的。傑德看了這個影片之後,都要認為是自己的錯了。
整部影片都是明亮的色彩,藍白兩色就讓整部影片的基調顯得非常平和了;再加上日本特有的音樂,傑德就知道這部宣傳影片已經成功了。日本人很聰明地將“捕殺海豚”轉移到“捕撈海豚”上,然後拍上大量萌妹紙和憨厚大叔組成的“科學考察隊”。最後人家那捕撈技術,一條海豚都沒受傷,回到日本科研機構之後還能歡快地唱歌跳舞什麼的。然後日本人還告訴大家,透過研究海豚,不僅可以瞭解更多有關海洋的知識,更是能幫助很多罹患“自閉症”的人類。
在這部影片的影響下,很多人都覺得《血色海豚灣》是一部過於偏見的紀錄片,再加上傑德和日本之間的矛盾,已經有人在心底認定這部紀錄片應該是傑德故意弄出來噁心日本政府的。於是一時間不是影評人和政治評論家都在各自的專欄或採訪裡“警告”傑德不要逆歷史潮流而動,日本是一個熱愛和平與環境的國家。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名叫車田由美的日本人寫了一封郵件公開責難傑德。他認為日本就算食用海豚肉也是情有可原的,他自稱自己是一個“唯人類論者”,他覺得任何一種動物都可以作為人類的食物,為什麼要批評日本人吃海豚肉而不批評日本人出豬肉、牛肉呢?這篇洋洋灑灑數千字的駁論文在日本受到無數年輕人的追捧,甚至漂洋過海紅到美國來。有在美國的日本人還特意將這篇駁斥傑德的文章翻譯成英語投稿各大報刊,而最終親日本的小報《華盛頓時報》刊登了出來,還附上編輯按,隨時邀請傑德來筆戰一番。
雖然《華盛頓時報》之於《華盛頓郵報》就相當於《蘋果日報》之於《明報》,但畢竟這也是一份在全美略具影響力的報紙,因此傑德身邊的公關團隊還是發現了這篇文章並上報給了傑德。傑德看到全文之後,忍不住嗤笑了一番。其實這就是為什麼反對吃狗肉而不反對吃豬肉一般,其實傑德從來不反對吃狗肉,但前提是這種狗肉必須來歷合法。如果是作為肉狗被飼養的話,那麼這些狗肉自然是可以吃的;但是如果是作為寵物狗被飼養的,你偷了人家的寵物狗來吃就是天怒人怨的。
傑德雖然不想投書《華盛頓時報》,但還是在自己的facebook專頁上回應道,“如果是為了生存,自然界自然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可問題在於,我並沒有發現日本在最近幾年陷入到饑荒狀態。而且就算日本真的陷入饑荒,我想聯合國糧農組織一定會給予幫助。但是就極端案例來說,如果真的有一個日本人已經餓到不吃海豚就要死的地步,我不會反對他去吃。可反過來的問題就是,日本人真的餓到不吃海豚就必須死了麼?我想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幾個國家之一,日本人可以食用的肉類應該很多吧?有人責問我,難道豬牛羊就比海豚卑賤麼?不,所有生物都應該是平等的。但問題在於,海豚並不是日本人豢養用來食用的,它是一種受保護的野生動物,日本人有什麼資格去吃自然界饋贈給全人類的禮物?難道日本人比美國人或其他國家的人要高貴一點?最後,有關路易西霍尤斯先生是否在拍攝紀錄片選擇性地使用有偏見素材一事,我們會有證據提供,週一見!”
相較於那個不知名日本人的部落格,傑德的facebook專頁當然要受關注許多。雖然傑德對肉食的推崇和不反對使用狗肉的主張被一些極端素食主義者和寵物保護者批評,但是大部分主流意見還是贊同傑德的觀點。人類當然可以使用動物肉,但是前提是這些肉用動物應該是人類自己豢養並且非保育類動物才可以。而更多的媒體自然對傑德週一要公佈的證據感到好奇,儘管週末兩天按規矩是沒有政論節目的,可惜傑德這一放話,不少電視網立刻調整節目,開始邀請各色人物上來分析傑德的證據究竟是什麼。
星期一,當網民開啟youtube準備看最新的電視電影或分享最新的傻缺影片時,赫然發現youtube頂部出現了一個大幅通欄廣告,上面就只有四個字——“證據在此”!只要關注到新聞的人自然曉得這是什麼,於是一時間無數網友都點進去了這個廣告。
這是youtube臨時製作的一個專頁,背景使用的是深藍的海洋色,一頭海豚正無助地墜入海底深淵,在它身上拉出一條長長的血線,顯示它是受傷而死的。而在頁面的頂端,一艘掛著日本國旗的海洋捕撈船正使用者國際法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