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4/4頁)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薯和土豆的傳入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如今連玉米都出現了,那麼解決糧食問題已經指日可待了!
民生問題一旦被解決,那些潛藏在暗中企圖藉機造反的人怕是再沒有機會了吧?
而如今楊氏的事,大概是她剷除那些人的一個極好缺口吧!
吳詡一面慢條斯理地品嚐著玉米做的甜羹,一面露出一抹奸笑。
神龍三年春,豫州、越州、幷州等地初現旱相,民間就出現了一些不利女皇的流言。
而與此同時,上皇李治舊疾復發,目不能視物,女皇聞報,心急如焚,連夜趕赴終南山行宮,只留張文瓘、長孫詮、裴炎等留守神都。
是月,又傳來越國太妃燕氏病故之噩耗。
女皇聞之,甚為悲痛,命以貴妃禮厚葬燕太妃於昭陵,並召其子越王李貞、孫琅琊王李衝扶靈柩入京。
燕太妃生前與女皇交好,死後尤榮,惠及子孫,本是眾人意料中的事,可女皇接下來的一道詔命就讓李唐宗室諸人犯嘀咕了。
就在召越王父子進京的詔命之後,女皇又發了一道詔命,命國中所有藩王都帶著世子進京……
這不節不慶的,忽然召人進京,總不可能是為了讓他們參加燕太妃的葬禮吧?
接著,太尉、韓王李元嘉秘密發出的一封示警信,讓諸藩的恐懼達到了頂點。
最後的造反分割線
“內人病漸重,恐須早療,若至今冬,恐成痼疾,宜早下手,仍速相報。”
越王李貞皺著眉頭,反覆唸叨著短箋上的內容。
其長子李衝端坐在一旁,也是一臉凝重。
見自家夫君踟躕不已,李貞的王妃長孫氏忽然開口道:“大王,依妾之見,十一叔的意思莫不是……那位……”她說著指了指洛陽方向,“要對宗室下手了?”
“噤聲!”李貞聞言,臉色劇變,急忙打斷長孫氏的話,下意識地向外間檢視是否有下人聽到長孫氏的話。
李衝見狀便道:“阿爹勿憂,兒進來之前已經將眾人都屏退了……”他顯然十分贊同他母親的話,於是又道:“阿孃所慮極是,韓王德高望重,斷不會無的放矢……那位想要除之而後快久矣……”
李貞聞言,也沒有反駁,只是嘆了一口氣搖搖頭。
真要說起來,其實在天皇在位的時候,李唐宗親的日子過得也不怎麼樣。
先是永徽年間,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