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動,喬巴山牢牢掌控了政權,這讓趙書禮頗為遺憾,但是他有的是耐心,他知道一個新政權總是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的。
好在最近也頻有好訊息傳來,孔韌的招商行動終於有了一點收穫,他在青島拉到了一個濰坊企業家的投資。這個人叫做滕虎忱,過去曾經在德國人的船塢機械科當學徒,熟練掌握了各種機床,鉗工等技藝,還學會鍛壓等技巧。對機械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聽孫中山講學,萌生了自己生產機器代替進口機器的想法。後來日本人佔據了膠州,並且發生了“二十一條”事件,滕虎忱心裡大受刺激,辭職不幹。
之後生活十分困苦,後來在一個美國傳教士和朋友的幫助下,在家鄉開了一間“豐華機器廠”。從給公路打路釘開始,慢慢發展到生產當地需求旺盛的紡織機械。當孔韌去招商的時候,他看到孔韌的工業計劃大受感染,同時他認為河套地區有豐富的羊毛資源,決定在綏西也投資一個工廠,專門生產毛紡織機械。
在青島有了一個收穫後,孔韌接下來去了中國最大工業城市上海,在這裡他招攬到了一個真正的人才。徐新六,伯明翰大學冶金專業畢業,後在維多利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又在巴黎'整治'學院學習財政學一年,回國後擔任財政部職員,併兼任北大教授。可惜因為袁世凱的登基,失望之下,辭職下海了。當孔韌見到他的時候,他是浙江興業銀行董事會的秘書。
徐新六也是被孔韌的工業計劃和他實業救國的報復所感染,決定投入到這個事業中來,不過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覺得中國的前途,在於德國式的金融資本和工業資本的結合。因此他打算到北方建立一所控股銀行,然後建立一系列企業,透過上市融資擴大規模。徐新六一來到綏西,趙書禮跟他詳談了幾次,非常欣賞此人,這人有專業背景,又在政府機構中任過職,同時精通商業。很快趙書禮就任命他為綏西財政特別顧問,讓他負責制定各種經濟制度。
上海招商結束後,孔韌就回程了,本來打算去的廣州因為南方的軍閥戰爭沒有成行。當孔韌回到包頭的時候,恰好傅倫又一次從德國回來了,這次帶回來了一整套冶煉裝置,和另一套電廠裝置。剛好孔韌接手建設安裝事宜,而傅倫在被趙書禮請到已經建好,並少批次進口一些原材料用來培養技術工人的兵工廠中負責了。
兵工廠也是在趙書禮去招商期間建好的,建好後,晉商在山西招了一百多名,年紀從十二歲到二十歲不等的小學畢業生,這些人在德國工程師的帶領下開始練習各種技術,包括機床的使用,切削各種步槍零件,給槍管鑽孔,車絲製作膛線等等。
等趙書禮從北京回到包頭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已經成了合格的工人,只是缺乏原材料工廠還沒有大規模生產。趙書禮也沒有按照德國工程師的建議,從德國進口原材料生產步槍,他更希望的增強自己的生產能力。不過招人行為就沒有停止,已經有一千新人進入了工廠,然後在早期的那一百多名學生工人中挑選出幾十個技術最好的工人擔當技師,加緊訓練新招收的這批工人。
當幾個月後的七月,冶金廠終於投產後,兵工廠的機器終於隆隆的響了起來,開始了全力生產,很快第一批成品槍械從工廠的生產線上下線了。
趙書禮抽出時間趕到了兵工廠,他要參觀這第一批自己兵工廠批次出品的武器。這個兵工廠是德國在一戰後期建設的,本來就是個大型的兵工廠,主要生產毛瑟步槍,當時產量最高的時候年產達到五萬支。
趙書禮在技術人員的引導下,到了工廠的車間,生產線已經停止,但是已經生產出來的數百支步槍整齊的擺放在槍架上,等著趙書禮的檢查。
咔咔,趙書禮隨手抄起了一支步槍,拉動槍栓,子彈應聲上膛,正宗的德國毛瑟98步槍。趙書禮沒有開槍,只是試試手感,感覺很不錯。
“這槍都經過測試了吧?”趙書禮問一個技術人員,他是所有人裡面技術掌握最快的一個,現在是生產線的組長,叫王興初,天津人,原來在塘沽船廠的車間當過學徒,有基礎。
“都經過測試了,這些都是合格的!”王興初回答道。
“沒錯,你們這些工人都很勤奮,這些槍支完全達到了我們德國工人的水平。不過就是次品率高了些,這樣的話這個工廠一個月最多生產一千隻步槍吧,效率差太多了。”
旁邊的一個德國工程師補充說道。
趙書禮收起了槍,問道:“這是為什麼啊?”
德國人道:“他們的技術還不熟悉啊,只是心裡死記硬背下了機器的操作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