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撫了撫自己的白鬚,恭敬的道:“多謝陛下恩典。”
他小心坐下,見著案上幾樣菜都是自己慣常愛吃的菜餚,便心知今日的午膳怕是皇帝用心安排過了,必有後文。故而,這一次用膳,楊博也沒有太過放開,一直都是小口吃著,偶爾喝幾口酒水清口——倘若皇帝忽然問話,他回話的時候嘴裡又有飯菜,未免顯得君前失儀。
果然,吃到一半,皇帝便開口問道:“蒙古哪裡怎麼樣了?”
楊博早有準備,從容的擱下筷子,恭謹的微微垂首,應聲道:“此回俺答雖是退了回去,以臣所見來日必有大戰。不過,”他一頓,輕聲道,“若要停戰止戈,平息九邊戰火,以老臣愚見,互市非開不可。”
楊博這話,有幾分真心也有幾分利益所動。
楊博背後是山西黨,或者說是山西那一批富可敵國的晉商。對於晉商來說,若是大明與蒙古互市,他們的很多買賣就能從暗轉明,也能獲取更多的利益。然而,倘若不互市,蒙古人光靠著那些私下來的糧食是活不下去的,他們一活不下去就值得騎馬來搶來殺,讓大明人也活不下去……與其如此,倒不如議和,開互市來得簡單。
皇帝掃了楊博一眼,意味不明但還是微微點了點頭:“互市自然是要開的,不過現在時候還不到。”說到這裡,他微微一頓,笑起來,“對了,惟約回來的正好,軍工廠新出了一批火槍,朕真想尋人一起去瞧瞧呢。”
楊博自然也是知道火槍的。火槍這東西宋朝就有了,先帝朝時也曾參考佛郎機人和倭人,製造出了火繩槍,這東西就是個可以扛在肩上的鐵管,在上面裝了一個能夠控制點火的扳機和一條用於點火的繩子,因為“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而被人稱之為“鳥銃”。
只是,這東西現今雖有用但也有不少缺點:一是射程還不夠遠,經過訓練的弓箭手強弓輕箭最遠可達300米,而鳥銃最多不過是120米;二是鳥銃製造困難,往往質量參差不齊,動輒炸膛,根本無法大批運用;三是因為追求輕便,彈丸威力還不足,無法射穿鎧甲;四是鳥銃的發射速度也及不上弓箭……
故而,楊博聽到皇帝這話,心中微微有些動了,不由笑著頷首:“陛下有命,臣自當隨行。”
君臣兩個正好吃過飯,權當飯後散步,很快便起行去了軍工廠。
軍工廠乃是去年建的,皇帝挪了一部分外使“朝貢”的收入和市舶司的關稅收入,又令人從外國“請”了一些專家,如今倒也算得上是辦的不錯。
楊博看著,心裡也頗有幾分驚詫:別的不說,這軍工廠許多流程上面不僅有創新還很有水準。
工匠們的工業大學就不說了,楊博確實也不大懂火槍的那些物理原理,也聽不懂夷人的各種專業術語,只能明白個大概。不過叫他驚訝的乃是軍工廠裡經過調整後的標準化製造過程,這一支火槍居然不是直接由工廠的一個車間製造出來的,而是各個車間分別製造一種零件配置,然後再由最後的車間組裝完成。不僅速度上提高了許多,而且各個部分都有其標準,製造出來的成品自然也更加標準化。
看到這裡,楊博心裡已經有了些底子,等見到出廠的新式火槍,不由大吃了一驚。
這新出來的火槍可比之前的那些鳥銃要好得多,至少槍管平整,不再因為鐵礦或是煉製的原因而顯得坑坑窪窪,而且看上去也和鳥銃有了細微的區別。
皇帝笑了笑,指著這個道:“這火槍乃是根據西班牙那邊的‘燧發槍’仿照的,不用火點,直接按扳機,彈簧伸縮,其上的燧石打在火門邊上,擦出火花,正好可以點燃火藥擊發。”
楊博聽出了門道,不由讚道:“這可比鳥銃要簡單,製作上面的難度也小些。最要緊的是,省了點火的過程,不僅不用害怕颳風下雨還能加快射擊的速度。”
皇帝笑起來:“是啊,惟約果真是明白人。”說罷把案上的火槍遞給楊博,道,“你試試看。”
楊博軍旅半生,如今這把年紀能見著這般的火槍,心中頗為激動,當下也不客氣拿起火槍便試了試。
工廠裡頭早有人架了靶子,楊博瞄準目標,手裡輕輕按了按扳機,果真點火發射了,而且射程和準度都不錯。楊博一時也顧不上在皇帝面前的架子,揚聲大讚:“這東西好!”
皇帝伸出手,輕輕的撫了撫楊博的肩,然後拿過這支火槍左右擺弄,意有所指的問道:“依惟約之見,若這火槍能夠得以大批生產,我們大明的火槍手比之蒙古鐵騎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