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格局相似的天涯客棧,一行人進入客棧。
一樓仍然是喝茶用膳所在,只是二樓和三樓卻是房間,格局與玉陽城的三四樓相同。
按照竹韻的說法是清風鎮客棧較多,茶樓較少,因此,她們只提供三樓十二間設施齊備的上房,一二樓則是茶樓飯堂,這樣倒也不虞有人爭搶。
奚風鎮由於是外地客商必經之地,因此,來往富賈較多,上房多些,每日倒是沒有空過。所有到過奚風鎮的外來客商都以住在天涯客棧為傲。
無形中,入住天涯客棧似乎成了身份的象徵。
依舊與在清風鎮一樣,冉夢瑩以竹韻好友的身份穿梭在各個店鋪之間,不同的是,所有人對她手中的嬰兒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怠慢。
不同的風景,相同的店鋪格局,讓人無論走到何處,都有一種到家的感覺,很親切,很溫馨。
遊湖,吟詩,作畫,逛街,眾人玩的不亦樂乎。
因為水多,所以奚風鎮的空氣總是溼潤的,也不是潮溼,就是那種很滋潤的感覺。
奚風鎮的人雖然也有著古代人們所特有的枯黃面色,但是因為滋潤的空氣,所有人的面板都很滑嫩,美人很多,隨處可見。
所有的河邊都栽種著垂柳,微風拂過,長長的柳條盪漾在空氣中,好像在盪鞦韆一般,無限風情。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看著河邊碧綠的柳樹,冉夢瑩不禁輕啟朱唇,吟出賀知章的《詠柳》。
“好詩。”身後徐徐而行的項君逸不禁讚道。
冉夢瑩微微一笑,名流千古的詩怎麼可能會不好?
楊柳樹下,是石子路,走在上面好像在腳底按摩一般,很是舒適。石子被人刻意鋪成梅花形狀,看起來很是賞心悅目。
走至岸邊,有專門供人遊湖用的畫舫,有多人共乘的,裡面如飯館一般,擺放著數十張桌椅,還有一架琴,和一個歌女。
畫舫上的女子,類似於青樓的清館,區別就是她們每次現身都是蒙著面紗的,從不以真面目示人。
還有比較豪華的畫舫,只供富貴人家獨享,上面的歌女才藝自比一般畫舫強上數倍,同時,裡面的裝潢也比較華麗些。
或白色、或紫色、或紅色、或粉色,各色的紗帳圍於類似小亭般的畫舫四周,清淺的紗帳勉強遮住外面人的視線,只看見裡面人影綽綽,或坐或站,甚至是男是女也分不清楚,這給了不方便外出的小姐貴婦們極大地隱秘空間。
薄薄的紗帳並不影響舫內的視線,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象。
紗帳外面還有寬約一米的甲板和頂蓋,防止下雨時雨水將紗帳打溼。
冉夢瑩選了岸邊停靠的一個懸著白色紗幔的畫舫,畫舫緩緩啟動,裡面是一架黑色的古琴,和一個琴臺,紗幔旁邊放著六張可以躺靠的藤椅,一邊三張。
冉夢瑩率先在左側的藤椅上躺下,逗弄著懷裡的夏紫鶯。
“你們都坐下吧。”冉夢瑩知道她不開口的話,平時看似隨意的婢女是不敢坐的,“船家,麻煩再加張椅子來。”
婢女們都各自找了位置躺下,只留下面色微蘊的項君逸,溫潤如玉的他是不好意思這樣隨意的躺在眾人面前的。
“夫人,這藤椅就這六把,不知這張椅子可行?”船家手中搬著一張帶這斜靠背的椅子侷促的問著看似領導的冉夢瑩。
“呃,你問他吧。”冉夢瑩修長的食指指向一旁僵立的項君逸,“師兄,這張椅子行嗎?”
“無妨,隨意就好。”項君逸很無奈,忽然有些後悔答應冉夢瑩與她同行了。
她們一行雖說都是女子,除了茹兒之外各個武藝高強,在江湖上鮮少有敵手,如今自己一個男子隨著一行女子東奔西跑的……
無奈的嘆口氣,項君逸將靠背椅放在紗帳旁,看向外面碧綠的湖水,和湖上行駛的畫舫。
湖上的畫舫雖然不多,卻也不少,每個畫舫上都傳出悅耳的琴聲,聽起來並不覺得雜亂,反而相映成輝,餘音繞耳。
這時,畫舫上走上一個面戴白紗,氣質清雅的女子,只見她纖纖素手柔柔的撥動琴絃,先是試音,然後輕靈的歌聲飄蕩在碧綠的湖面,使湖面上的琴音更加悅耳,更加動聽。
華麗的畫舫就這樣在輕靈悅耳的琴聲中由四個壯碩的漢子划著畫舫,想著湖中心緩緩地蕩著。
第二十一章 迷途兄妹
與奚風鎮的柔美不同,景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