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3/4頁)
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不管前面有元后有嫡長子都無所謂,那些人都死了,現在他才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是太子。
按理來說義忠王他有年紀優勢的,當時造反的時候二皇子十八歲還未成親,底下的弟弟們就更甚了。可偏偏太上皇不僅僅要打壓他的妻族,連著他的母族都不放過,眼看著自己母親的後位不保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保,這讓義忠王如此不孤注一擲。
也因此真正皇子之間爭鬥的,是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那一出,並不是之前的太子造反。可即便是這樣太上皇也怕了,人都是怕死的,尤其是有錢有權有勢的人那更是怕死。
於是為了自己的性命,太上皇不得不樹立一個靶子起來。
其實事情的原因說簡單也很簡單,就是太上皇怕死立靶子。說不簡單了,這事又關乎了整個齊國局勢。
說起來太上皇其實是一個雄圖偉略的人,宋朝被滅後經過了一場五代十國,之後又是世家一統天下。這讓世家的威風達到了頂點,皇家就是最大的世家。
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經過幾十年的治理後,這世家就成了皇家的心頭恨。唐朝普及了館學,如今寒門草莽也能讀書識字,又有科舉制度在。導致皇家對世家的依賴程度遠遠的降低了,再加上皇家原本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對於他們的想法和底牌都有所瞭解。
縱觀歷史,對於世家的評價是褒貶不一。
但世家有一點卻是當權者不能忍受的,那就是對家族的忠心程度遠高於國家,在國家利益和家族利益起了衝突的時候,他們都會義無反顧的選擇家族利益為此不惜喪權辱國當賣國賊。
更讓當權者忌憚的是,世家裡面還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歷史上好幾個朝代的覆滅都是被世家算計的結果。正是因為太上皇明白這些,因此他對世家很忌憚,私底下想了很多招來滅他們。
原本太上皇以為他能一個一個的將齊國的世家給幹掉,可沒想到事情一再出來問題。最初事情是很順利的,潤物細無聲的他撥出了幾個世家,可等著世家反應過來後,明著來定罪全家抄斬就不現實了,人家有防備了。
因此太上皇只能另尋目標,恰好有人來高密說元后的死有問題,嫌疑人直指現任皇后。現任皇后的孃家也是世家,轉了轉眼珠子,太上皇就將主意打到這上面來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大家也是能想象到的。可太上皇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義忠王竟然會反撲,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皇后竟然在他吃食了下了慢性毒藥,一天天一步步的消弱著他的身子。
太上皇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太著急了,若是最初的時候就徐徐圖之,未必不能成,但現在卻是傷己又傷人。義忠王造反後太上皇的身子就不好了起來,只是這個訊息一直都被封鎖著的,只有太上皇和御醫知道,就是陳德妃這樣的枕邊人都不知道。
這會兒四皇子五皇子也想要相仿義忠王造反,這如何不讓太上皇震怒了。自己費盡心思的消滅能對齊國造成威脅的人,卻沒想到被自己的兒子拖了後腿,真是氣死他了。
怒氣進一步的加重了太上皇的病情,在給新帝加冕後太上皇回到養心殿直接暈倒過去,還好早就準備著御醫,連忙上了給太上皇把脈灌藥。
因此外面的人其實猜得對,太上皇的確是身子不行了,如若不然他要一個靶子樹在前面立太子就夠了,不用那麼麻煩直接退位讓賢。畢竟皇上廢太子,雖然麻煩一點但還是能廢掉的,可就沒有太上皇廢掉皇上的事情發生。
而之所以選擇七皇子,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勢力是最弱的一方。其他皇子的母族勢力都大,十五阿哥的母族陳家倒是完蛋了不失為一個好人選,可十五阿哥才五六歲,立他為皇上,恐怕會讓自己成為史上最腦殘的皇帝吧,又不是外戚皇太后把持朝政迫於無奈立幼帝。
叉掉幾個年幼不適合的,七皇子自然就‘脫穎而出’了。
七皇子才剛剛上手接觸朝政,日後一段時間裡,長則六七年,短則兩三年裡,他必然都會聽自己的,因為他壓制不住其他野心勃勃的兄弟。或許日後他能透過自己是皇上做這個身份招攬良臣猛將,聚攏一份讓自己的為之膽寒的勢力。
可是……太上皇笑了,真到了那個時候,或許他找就駕崩歸天了。皇上的勢力大還是小,關他什麼事,當然那個時候他也管不了了。
他要的不過就是生前這僅剩的幾年日子裡的一個靶子而已,讓他性命暫時無憂的替代羊而已。
當然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太上皇也沒對新皇太狠心。自己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