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救!
顏初靜雙指一捏法訣,一條白影隨即自她頭頂飛出,迎風猛漲,瞬息間,化成了一條鱗須晶瑩似雪的百丈白龍。
鎮魂綾出,一聲高亢裂雲的龍吟響徹天地。
霎時,風雲變色。
與此同時,真元法力猶如缺堤洪水一般,從她丹田深處迸湧而出,源源不斷地輸入鎮魂綾。這並不是她首次動用鎮魂綾,卻是第一次傾盡全力祭出,只這一瞬,竟耗費了她體內十之一二的陰陽真元。
白龍帶著一股鋪天蓋地的霸氣,一陣無窮無盡的生機,衝下雲端。
這一刻,在滔滔江浪中拼命逃生的人們似乎都忘記了掙扎,目瞪口呆,仰望著那條雪白的龐然龍影席捲著濛濛雲霧,從天而降!
深谷裡
龍,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為尊。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翻江倒海,呼風吐霧,興雲佈雨,乃百獸之首。在昆華史上一直是祥瑞的象徵,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並稱為四大神獸。
神龍高高在上,豈是凡人輕易得見?但因諸多上古神話在民間流傳廣泛,加上離江鎮內有一座龍王廟,廟裡供奉的是以千斤青玉精雕而成的龍王像,故而神龍威武雄奇的形象早已深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
鎮魂綾乃以龍筋煉製,內裡封印著一縷玄龍殘魂,被嬗司擱在薄妝小苑裡,借天地靈氣及癸水玉精盒日夜淨化玄龍死後遺下的暴戾怨氣,至今已有七百年。後來,顏初靜依照嬗司所言,滴血將其煉化,不時耗費陰陽真氣溫養,晉升到凝髓期後又將其祭煉入體,用陰陽真元不斷溫養。所以,雖然煉化時日尚短,但目前她已經能夠發揮此寶三四成的威力。
鎮魂綾化龍入江,長達數十丈的龍尾朝江面一橫,頓時擋住了一方奔湧浪勢。同時,龍首一咬一甩,便將一個剛剛沉下水面的稚齡男童平平穩穩地扔到了龍背上。
“大家上來!都上來!”
釋寒石聚氣丹田,施展佛宗獅子吼,聲音傳遍方圓百里,震醒了所有被白龍凜凜威勢所懾的百姓。
眼看著釋寒石自白龍背上一躍而下,足點江面,不浮不沉,如履平地,彎腰托起溺水中人,一個接一個地送上龍背,人們頓時醒悟過來,一邊哭號著神龍顯靈,呼喊著佛祖慈悲,一邊爭先恐後地遊向白龍……
顏初靜隱於半空中,控制白龍游向,待到龍背載滿人,即時掐動法訣,令白龍騰空,飛向鎮郊的牛角山,在半山腰的一片平地上放下眾人,然後飛回鎮中繼續救人。
離江缺堤,洪水氾濫,淹沒的不止離江鎮,還有周邊下游的村莊鎮縣,受災人數至少有二三十萬。水災自凌晨突發至今已持續將近兩個時辰,淹死無數莊稼牲畜,溺死的人口少說也有六七萬。若非百姓長居江岸,多半識水性,恐怕死的人會更多。
白龍體長背寬,一來一去,每回可載數千人。
釋寒石跟隨白龍,跳上躍下,搶救無力自救的老人幼童,片刻不停歇,忙得渾身汗水淋漓,內力如流水般消逝。
得救的人大多精疲力盡,或癱坐於地,茫然失措,或四下尋找親者,或痛哭哀號家破人亡,或跪地拜天,祈求神龍與神僧將自己的親人救上山來……
有一部分人吃水過多,已陷入昏迷,奄奄一息。幸好人群中有藥師大夫及時施救,並組織起一些倖存的學徒,在山上採集草藥,就地鑽木取火,熬煮藥湯給人們驅寒暖胃。
山腰上人頭濟濟,三教九流,漸漸涇渭分明,各據一方。
鎮長年歲已高,經此一番折騰,仍強打起精神,安排歸隊的衙役分散各方,維護秩序,以防有人趁亂鬧事。
月往西移,天際隱隱露出魚肚白。
天斧峽。
兩個身著道袍的修士將最後三批泥土石塊從儲物袋中倒出,填實了寬達兩裡的堤壩缺口,江水氾濫之勢終得暫緩。
“可惜我們來遲了,這場大水不知得淹死多少生靈……為了一己之私,殘害無辜百姓,有違天和,虞丘望達死不足惜……”說話的道士足踏一把流光溢彩的星紋飛劍,身形高大,五官英俊得幾近妖異,卻流露著一絲悲天憫人的神色。
站在他身邊的小道士肌膚粉白,眉目精緻,氣質脫俗,不過十二三歲的模樣,清脆嗓音裡猶帶著悅耳的稚氣:“大師兄,我們先去救人吧。”
那英俊道士點點頭,心神一動,足下飛劍疾如閃電,帶著他與小道士飛向下游。
天斧峽與離江鎮相隔約莫兩百里。
飛了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