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不禁讓林傑的大男子主義發作了。
第十七章 阿Q引起的思考
“那你肯定是第一種啊!”
“為什麼啊?”
“為什麼?因為你可是要做我以後老婆的人。”
“誰要做你的老婆啊?”小美女臉皮薄,哪裡禁得起林傑這樣調戲。小姑娘紅著臉不說話了。
這次很快,不過十多天,“國家教育報”上面就刊登了林傑的《我是阿》,田老師非常高興,班上居然有學生能夠連續在“國家教育報”這樣重要的報紙上發表文章,並且還不是那種很普通的小品文,而是那種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和同期的其他文章一比較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差距來,前者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作者自己的思考的價值來。
第一篇《別人家的孩子》就已經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在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中間都引起了轟動,這可是非常難得的事情。要知道,一般的文章或是太幼稚只有學生可以讀,而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就不會特別的關注;又或者是有些文章看起來很有深度,特別的少年老成,那些專門研究這一塊的專家也許會大加讚賞,說這裡怎麼怎麼那裡又是如何如何,但是學生就會比較討厭這種看起來就是特別假,特別裝的東西。所以要做到這三者都加以關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林傑的《別人家的孩子》則不然,它以簡單明瞭的文字將學生的苦惱完完整整的給家長展現出來了,引起了學生的廣泛共鳴,覺得這完全說出了他們的心聲。而家長呢,也是從這中間可以傾聽到孩子們心裡最深處的想法,才猛然發現原來自己以前的做法也許在無意間反而傷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實,所有的家長也都是從孩子這個階段過來的。他們那時候也會對自己的父母有種種的期望,也會在心中暗暗的下定決心:“我如果成了父母,我一定會如何如何,一定不會像爸媽那樣怎麼怎麼。”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他們也是為了孩子好,因為他們經歷了更多的事情,所以覺得自己這樣才是更好。只是他們就會忘了,有時候,你覺得好的不一定是別人想要的。不被理解的時候總會讓人惱怒,那樣的教育效果常常不怎麼好,有時候甚至會有反效果。
中國的家長都很少有鼓勵教育,很少放著孩子的面誇獎他。家長“望子成龍”,總是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可是這又怎麼可能呢?孩子總是聽到家長說,“你看,別人家的誰又怎麼怎麼”,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會因此而知恥後勇,反而是會心懷怨恨,特別是本來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做到最好,本想得到表揚,卻反而還是被數落一頓的時候,心裡的失落簡直讓人發瘋,“別人家的那個誰那麼好,你去找他當兒子啊,哼,只是可惜了。”估計很多的孩子心裡都這樣想過。
在林傑的《別人家的孩子》發表之後,有很多的家長都在反思,是不是對孩子要求太嚴格了,現在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已經有問題了。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大聲的呼籲,要給孩子更多的呼吸空間,要對孩子進行鼓勵教育,以實現教育方式的國際接軌。
而更多的學生也是對林傑大加讚賞,不僅是因為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更是因為他敢直接當著那麼多的人說出他有很多的缺點,他並不是完人,他也不準備做一個各方面都完美無缺的人。這種無畏的勇氣不僅讓大家佩服,更讓大家好像在黑暗之中看到一道閃亮的閃電一樣,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原來我可以不要求做一個完人,我也可以有自己的一些缺點,我可以不用永遠揹著父母的沉重期望而努力前行。這是以前的學生們不敢想象的,雖然大家也許在實際中就是這樣做的,但是敢把自己心裡的想法這麼大聲說出來的林傑確實讓很多的人欽佩和崇拜。
在《別人家的孩子》發表了之後,這個小學並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是在外面,很多的人已經開始知道了“林傑”這個名字,也有很多的同齡人開始好奇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學生。
這次的《我是阿》並沒有上一篇《別人家的孩子》的影響大,因為很多的學生都還沒有接觸過這篇要到高中時候才會學習的著名文章,更不懂得阿代表了什麼,諷刺了什麼,小說的深意並不是現在還沒有接觸過的學生所懂得的,更多的學生也只是把他當成一個悲劇,一個笑話而看待,理解不了阿的悲哀。所以也就理解不了這篇文章要為阿翻案,或是說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所帶來的劇烈影響。這影響雖然更多的只是在教育界和文化界。
一部分的學者是激烈的反對,他們認為這篇文章完全是在宣揚那種頹廢主義,完全沒有體現學生應該有的積極向上,而這種為反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