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找東電的高層,談在冀河縣投資建燃煤轉輸碼頭的事情。
淮能集團暫時還很弱小,業務上受東電的直接指導,獨立力不強——不過在宋文慧的推動,東電也是沒有耽擱,直接派人到冀河接觸、考察,計劃由淮能聯合眾信投資、渚江投資、鴻基投資等機構,在冀河出資建設煤炭堆場以及兩座萬噸級海港碼頭。
在相關工程建設完成後,將透過公路運輸與海港轉運相接合的模式,為淮能集團旗下的電廠每年提供四百萬噸的燃煤,也將成為未來晉煤東出南線工程的組成部分。
整個投資,包括收購冀河省火電廠在內,計劃耗資三億人民幣。
在跟冀河縣正式簽署框架協議之後,相關訊息就會對外公佈。
第四百七十三章 動靜
雖然肖浩民的人事調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縣委副書記、縣長高楊也是沒有強烈的反對,縣人大常務會議也很快正式透過這項任命。
肖浩民除了主任縣zhèng fu辦公室工作,協助縣長高揚分管機關事務管理局、縣zhèng fu駐外機構外,也照著梁振寶與沈淮的部署,推動勞務輸出工程的建設。
東華市勞動力及人才市場,還是從九五年才正式建設,新的勞動人事制度才有雛形,而下面的區縣進展則要緩慢得多。
嵛山縣,人事局隸屬於縣委組織部,甚至都沒有勞動局的編制,眼下只能先設立臨時的勞務辦以及縣勞動服務公司,由肖浩民從各部門抽調人手,負責推進相關工作。
淮聯重工經過近一年的建設,此時也進入員工隊伍建設階段,大約還需要從社工新招近千名員工。
相比較資本、技術雙密集的重工企業,織染、家紡、製衣、賓館、餐飲等勞動密集型的輕工企業、服務xing企業以及建築企業,用工規模更是巨大。
一些前期進入梅溪投資的港資企業,包括鴻基電氣在內,雖然冠以電子、電氣、科技公司的名銜,實際參與的也是整個資訊產業的初級分工,用工需求同樣巨大。
這些企業大多是九四、九五年之間招商入園,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到九六年初,對用工的需求同時呈現井噴狀態。
何清社調到區裡擔任副區長,分管招商、人事工作;肖浩民到梅溪,主要也是聯絡何清社、黃新良,然後就是具體跟用工企業的人事部門接觸。
單單從用工需求這個角度,肖浩民也能看到梅溪鎮的崛起,對東華市的影響是何等的巨大。
東華市八六年就設立市轄經濟開發區,將西陂閘西南的三個鄉鎮囊括進去,但發展了十年,此時加上外來務工人員,開發區的人口規模上也沒有超過二十萬。
而梅溪鎮的人口規模,今年就有可能達到二十萬。
肖浩民開始接手勞務輸出工作時,對由縣裡今年直接組織輸出一萬名勞務這個目標,有些吃不準,但在對梅溪鎮摸過底後,就覺得縣裡制定的目標,還是保守的。
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也更願意跟zhèng fu部門工作,把一些初級培訓的工作丟給zhèng fu部門及一些專業的人事中介公司去做;也樂意為此支付一定的費用,甚至都願意幫zhèng fu及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進行人力資源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
之前除了沈淮與梁振寶推動這項工作外,高揚等人也不甚重視,當淮聯重工、虎氏製衣等大型企業為招工及培訓工作,向縣勞務辦下設的勞動服務公司支付數萬、十數萬的費用之後,很多人才意識到這一塊是個叫人眼饞的香餑餑。
這也只能說嵛山縣以前太窮了,窮得大家都絞盡腦汁到處去刮油水。除了領導幹部外,大部分機關工作人員,每個月也只有三五百元的工資收入;甚至還常常因為突發事件,被迫捐出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兩個月的工資,或者被迫參加集資,大多數人的生活都相當窘迫,只能說比尋常的工人、農民要好一些。
縣勞務辦、勞動服務公司,有編制、沒編制,工作人員加起來也就十個人;高揚雖然沒有阻止相關工作,但包括人員工資、辦公經費在內,同意撥給勞務辦、縣勞動服務公司的用款,一年加起來也就十萬元。
比起縣財政撥款,勞務辦、縣勞動服務公司一年的額外收入可能達到上百萬甚至數百萬時,那自然就成了富得流油的肥差機構。
肖浩民以往在東嵛鎮,雖然擔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但由於東嵛鎮是縣城所在地,城建等工作由縣裡直接負責,真正歸到鎮財政能有權動用的經費,一年甚至都不到四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