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青鴻基在江北國際產業園區內的三期製造基地,總投資達十二億美元,工廠建設速度很快,從去年年中就陸續建成投入運營,目前僱傭員工總數已經達到一萬五千人。
在新渚江大橋建成之前,江北工廠的員工都是乘廠區從舊橋繞行回濱江小鎮宿舍區。現在大橋建成了,雖說大橋包括引橋在內,全長逾五公里,但從廠區出來,從濱江路直接爬上大橋,走過一點五公里的主橋,就能回到宿舍區——很多員工下班後,都不再乘廠車,就直接走回宿舍區去。
故而新橋建成,雖然還沒有正式通車,夜裡也沒有其他郊區大道那麼荒涼。
說實話,謝成江也沒有想到鴻基長青三期的建設速度會這麼快,但想想也不覺得意外,梅鋼還沒有哪間工廠的建設週期超成兩年……
謝成江以為沈淮與孫亞琳站到大橋上,是看鴻基長青江北工廠的運營情況,笑著問道:“鴻基長青僱工規模超過四萬人了?這次規模已經很嚇人了,不過上次與孫總見面,聽說鴻基長青又在籌劃四期專案?”
雖說孫啟義還是長青集團亞太事務部總裁,雖然鴻基長青已經佔到長青在亞太投資總額的近四成,而未來長青集團在亞太地區的投資重點還將是以鴻基長青為核心的資訊電子製造業務,無論是資歷,還是專業能力,孫啟義都是鴻基長青董事長的當然人選。
孫亞琳說道:“四期規劃還只是遠景,主要還是看今明兩年的市場發展……”
鴻基長青三期去年年中才陸續建成,去年完成的銷售額還有限得很,但一二期在新浦的製造基地,去年銷售收入高達八十億,扣除高比例的折舊之後,淨利潤也超到十億——這樣的成績在同業內已經是矚目。
鴻基長青能快速發展,一方面跟長青集團將在東南亞發展逾十年的電子製造基地有關,在逾十年的積累之上,再與內地廉價高質的勞動力資源密切結合,就爆發出極大的成長潛能。
而其他同行廠商才從金融風暴的衝擊中緩慢恢復過來,鴻基長青在過去兩三年間佔下相當多的市場、攬下相當多的國際客戶。三期產能預計今年就能全部釋放出來,也就意味著鴻基長青今年的總銷售收入,將能達到一百六十億甚至更高。
對地方而言,鴻基長青這麼高的製造產值,能極大的增加稅基,而鴻基長青又以國際代工業務為主,能刺‘激’省市進出口額的增漲——更為主要的,鴻基長青帶動的產業叢集極為龐大,帶動省內資訊產業過去兩三年間都是增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長,以致省裡有信心將資訊產業定位成未來要重點加強的支柱產業去發展。
所以,無論是鴻基長青的股東,還是省市地方,都是希望鴻基長青能繼續擴張下去。相比較東華,徐城可挖掘的資源潛力更大,真要新建四期工程,自然也是座落在江北的國際產業園內。
謝成江看到孫亞琳與沈淮站在大橋下眺望橋下的夜‘sè’,自然也就聯想到鴻基長青的四期工程規劃上去。
見孫亞琳既非承認,也沒有否認,謝成江也只是笑笑,他不會探聽太多的訊息,也只是看到沈淮與孫亞琳在橋上,才停下來打招呼。
閒扯了幾句,謝成江就先行告辭離開,但人坐在車裡,還是不忘從後視鏡裡看沈淮與孫亞琳站在橋上說話的情形。
不要說外人了,謝成江有時候也完全‘摸’不透沈淮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從支援魏南輝壓制宋鴻奇主導東華、平江兩市的區域合作為標誌,兩邊的關係已經是惡劣到極點,然而一年時間過去,淮能又不費吹灰之力的介入淮海電氣的組建,叫雙方的關係看上去得到極大的緩解。
謝成江暗道沈淮那時候就已經在考慮組建淮海國資了?
畢竟唯有整個宋系站在背後,沈淮才能毫無顧忌的在淮海國資之上打上“梅鋼系”的烙痕?
淮海國資組建之後,紀家位居幕後的晉南集團對淮海電氣注資20億——雖然紀家更傾向支援與成文光、梅鋼的合作關係,但也不可能希望宋系內部鬧得四分五裂。
那是不是說,宋鴻奇在平江的處境能夠得到改善?
謝成江心裡琢磨著這件事,他知道讓宋鴻奇當面跟沈淮低頭或許在面子上會有些放不下,但有些工作他們可以來做。
只是轉念又想,沈淮未來兩年間只怕會確保他的岳父成文光能坐上冀省一把手的位置,老爺子那邊只怕也會傾向於成文光,那宋喬生還有沒有機會到地方擔任一把手?
謝成江發覺他並沒有辦法準確揣摩宋喬生的心思,有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