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屁拍盡的諸葛恪忍心他的魂魄在野外飄蕩,會怎麼想呢?
諸葛恪不立即安葬孫權,其實別有用意。孫權只要不安葬,做兒子的總會心裡不安,就會時刻想起父親的存在,這樣,諸葛恪才能更有效地用孫權的詔令來逼孫奮就範。
諸葛恪的最大問題就是功利化,只要是能達到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
諸葛恪達到了目的,站在了權力的制高點上,頗有山登絕頂我為峰的感覺。管理學認為,一個掌握專制權力的人,為了體現自己的權威,就會做出一些不合規則的事情,這是管理者最容易患的心理缺陷——權力高原。剛剛當上首席輔政大臣,諸葛恪就患上了權力高原反應症。
代表孫和張妃來建業探望諸葛恪的宦官陳遷,回去的路上,在一個驛站裡喝醉了酒,對身邊的人說:“我家女主人馬上就要成為天下地位最高的女人!”
身邊的人驚慌地捂住他的嘴,不讓他繼續說下去。天下地位最高的女人,不就是皇后嗎?張妃是孫和的女人,她要是皇后,那孫和得首先是皇帝啊。陳遷說這話,是要誅殺九族的啊。
陳遷把那人堵在他嘴上的手推開,理直氣壯地說:“我怕啥?太傅大人要我轉達王妃,他說要讓她勝過其他任何人。”諸葛恪原先是太子太傅,現在太子成了皇帝,諸葛恪就成了太傅。
理所當然的,這話傳遍了江東。
後來,孫奮搬出了武昌,諸葛恪立即派人修繕武昌過去的皇宮,於是人們馬上就有理由聯想:這是在為孫和到武昌做皇帝做準備吧。說點後話,諸葛恪被誅殺後,孫峻賜孫和死,孫和臨死前與張妃訣別,張妃說:“吉凶當相隨,終不獨生活也!”然後自殺。
接受輔政大任的諸葛恪患了權力高原反應症,居然產生了篡政的想法!不過,諸葛恪這時尚未掌握軍事統治權,他這一想法也就自生自滅了。但是,諸葛恪早晚要為這一想法付出代價。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人的一切創造性,源於童年的心理動力。童年大出風頭的諸葛恪,養成了賣萌的性格慣性,乃至他做了太傅之後,仍然是堅決賣萌到底。
孫權死了之後,諸葛恪公佈了一道命令:駐守邊境的各部指揮官不準擅自離開防區來京城奔喪,以防敵寇侵略。諸葛恪的弟弟諸葛融在公安做軍督,因為公安不算是邊境,又聽說哥哥做了輔政大臣,就打算來建業參加孫權喪禮,順便探望一下哥哥,公私兼顧,多好啊。可是,他的奔喪報告沒被批准,反倒引來了諸葛恪的一封信。
在給他寫的信裡,諸葛恪先表白了欲與諸葛亮輔佐劉禪一比高下的決心,然後重申邊境眾將不得進京奔喪的規定,最後告誡諸葛融如果違背規定,他不會法外開恩的。
這樣冷冰冰的信,往往被人解讀成不徇私情的英雄行為。中國式英雄大都是孫悟空,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六親不認。其實,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諸葛恪不以情徇權是對的,但是他信裡通篇沒有一個字關乎兄弟情,字字句句堅硬冰冷得像石頭。奇怪的是,這封兄弟之間的私信卻被史書記載了下來。那麼是誰把這封信透露出來的呢?
諸葛融有如此哥哥,又怎好意思拿出信來給人看?最大可能是諸葛恪把信交給了弟弟,卻故意把備份公佈了出來。這虛張聲勢的信,不是寫給弟弟看的,而是賣萌寫給江東人看的。
賣萌天才諸葛恪很快成了江東最受關注的人。在諸葛恪出入的必經路口,常有人排著隊,伸長著脖子,望穿秋水,只為看諸葛恪一眼。史書對此的記載是“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太傅不是你想見就見的,能見到諸葛恪的幸運兒是很少的。
“諸葛恪到底長什麼樣呢?”人們詢問那些幸運兒。
幸運兒眉飛色舞地說,諸葛恪長得很養眼,身高七尺六寸(約等於183。1cm),面容清秀,眉毛淡,鬍鬚少,山峰一樣的高鼻樑,平原一樣的寬額頭,綜合來看是極其前衛的中性美。
諸葛恪也確實沒有辜負粉絲對他的期望。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停止對民意的刺探(“罷視聽”),第二把火撤銷針對內部的國家安全機構(“息校官”),第三把火就是減除關稅。這三把火,給了人民民主和自由,又讓惠於民間,極大地增加了江東人的幸福感。
諸葛恪說,他的成功才剛剛開始。
第四節 死亡預言
危險的成功——
“原來,諸葛恪除了小時候獲得一隻驢之外,並無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人們在把諸葛恪和東吳曾經出現的大人物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