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不住潘金蓮,潘金蓮早晚要出軌,我就可以自告奮勇地去做西門慶嗎?而賈詡這樣做,不是為了稱王稱霸,只不過是為了活命而已。曹操不過寧叫我負天下人,而賈詡居然是寧亡天下而全自己。賈詡的十二個字,是多麼歹毒!而他的提出者又是一個多麼恐怖的人!
其實,這樣奸毒到極點卻被後人捧為奇謀的毒士,三國之大,至少還有兩個。
三國三大毒士———
賈詡的十二個字,東漢第一毒計。賈詡,東漢第一毒士。賈詡的第一,體現在他是始作俑者上。
周瑜,是導致三國戰火延續70餘年的另一大毒士。周瑜的傑作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如果曹勝,那麼東吳覆滅,此時的劉備羽翼未豐,也會很自然地要被剿滅。從此,中原大地重歸統一,憑著曹操的才能,還有如雲的能臣,魏國很可能會成為又一個強大帝國。但是,周瑜一手攬著小喬美人,一手搖著羽扇,談笑間,打敗了曹操,孫權和劉備有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從此天下三分,繼群雄割據之後又開始了長達70多年的三國紛爭。在三分以後的70餘年裡,孫劉曹之間大小戰役不斷,百姓陷入空前的水深火熱之中。
諸葛亮的《隆中對》千古傳頌,可是,這個《隆中對》對中國的危害卻不亞於賈詡的十二個字。諸葛亮堅持“劉家的江山一定要劉家的人來坐”,劉家的天下不也一樣是從別人的手裡搶來的嗎?如果真的是“劉家的江山一定要劉家的人來坐”,那諸葛亮教唆劉備奪取劉璋的益州又如何解釋?很明顯,諸葛亮堅持的是“劉家的天下劉備來坐”,他之所以這麼擁護劉備,僅僅是因為只有劉備才可能讓他做丞相。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三分,有一份是為自己謀劃的。
賈詡、周瑜、諸葛亮,三國三大毒士,各自以冠冕堂皇的藉口為主子獻“毒計”,貽害蒼生。要是他們能替百姓而不是替主子獻計,中國歷史就會少一些血腥。
當然,曹操、孫權、劉備更“毒”,但是他們是“毒王”。被稱為“毒士”的,必須是賈詡、周瑜、諸葛亮這樣的頂級謀士。不過,周瑜和諸葛亮獻的“毒計”,雖然“毒”了天下,但是保了主子。借二人“毒計”,孫權成了江東虎,劉備成了漢中王。賈詡的“毒計”又讓李傕、郭汜等人得到了什麼呢?
董卓被誅,西涼諸將一片恐慌。董卓帳下的“四大金剛”李傕、郭汜、樊稠、李蒙哆哆嗦嗦地寫了一個求赦的表,交給了中央,之後,他們就戰戰兢兢地等著批覆。批覆傳來,西涼軍士鬆了一口氣。人們紛紛說:“王允大赦天下……”“四大金剛”卻癱倒在地,因為批覆裡還有後一句:“但是,李傕、郭汜、樊稠、李蒙除外!”坦白未能從寬,李傕、郭汜、樊稠、李蒙,還有張濟,商量了一下,準備回到老家,像兔子一樣躲起來。
可是,賈詡的東漢第一毒計卻喚醒了他們心底的獸性,兔子被賈詡調教成了狼。按照賈詡的說法,他們有贏無輸———成了,號令天下;不成,再跑也不晚。然而,最後李傕們想跑卻跑不了,因為攻打長安,“四大金剛”成了“四大惡魔”,成了諸侯們顯示自己正義感的物件,最後,他們無一善終:樊稠,與李傕爭權,被殺死在會場上;郭汜被伍習所殺,首級獻給曹操;李傕,曹操派人征討,滅其三族;李蒙之死不可考,但是想來也難得善終。至於張濟,則是中流矢而死。
是賈詡慫恿他們過把癮就死的。本來,如果一開始他們各自逃走,也許能落得善終,最起碼不會落下千古罵名。也許,在他們死的那一刻,他們會抱怨:這個賈詡出的是什麼餿主意!
賈詡會出餿主意?雖然中央政權病入膏肓,但是誰率先發難,必定成為眾矢之的,受到圍攻是必然的。再就是,董卓都敗給了中原,李傕這幾個小蟊賊能成什麼大器?“算無遺策”的賈詡又怎麼會出這樣的“餿主意”?
毒士中的戰鬥機———
賈詡是為自保而讓李傕起兵?想一想似乎也有道理,按照賈詡說的,一個亭長就可以綁起李傕他們來,那一個亭長太太就可以綁起賈詡來,所以賈詡為自保而獻毒計。可是,當時王允已經說了大赦天下,只是“四大金剛”除外。那麼,賈詡應該是沒有什麼危險了。這樣看來,即使是為自己,賈詡也不該說出那十二個字來。
說到底,賈詡說隨便一個亭長就可以把李傕等人綁起來,是聳人聽聞而已。呂布、張遼、高順、華雄、徐晃都是西涼軍團的代表人物,董卓本人也是一個通曉武藝、左右馳射的猛將,就連毫無名氣的郭汜,也曾與呂布單挑,想來也有兩下子。在崇尚暴力的西涼軍團,李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