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次受到表揚。
職場無兄弟——
這一天,大桑樹民兵連張燈結綵,人人都喜上眉梢,張飛更是嚷嚷著筆墨伺候,說是要記錄下這一偉大的時刻。大桑樹民兵連連長劉備因為戰功突出,被授予中山安喜(今河北寶州市東)尉(相當於今天的縣級公安局局長)。
張飛和關羽喟嘆:弟兄們浴血奮戰,才為老大贏來這麼一個位子,不容易啊!朝中權貴卻在喟嘆:這批憑藉軍功而得官的人,也就是殺了幾個黃巾反賊,就躋身官場,也太容易了吧。
於是,一紙詔書就下到了各州郡,“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長吏就是輔佐郡縣長官的官兒,縣尉就在長吏之列。“沙汰”,就是考核評估後淘汰不合格者。當時到安喜縣來負責這件事的是督郵(漢代郡府屬吏)。劉備雖是皇族,但是早已淪為草根,既無錢頭跑路子,也無人遞條子,當然就在被淘汰之列了。
劉備火了,就帶著一夥人把督郵捆了,綁在樹上,用鞭子狠抽了一百多下。反正是過不了官癮了,那就過一下打人的癮吧。
《三國演義》把鞭打督郵這一“壯舉”算到了張飛身上。《三國演義》
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說督郵索賄不成,勒令縣吏指稱縣尉害民,百姓為此到督郵下榻的館驛前上訪,反遭毒打,張飛酒後聽說了這件事,就跑到館驛裡將督郵用柳條痛打一頓,劉備聞訊趕來解救督郵。在這件事情上,《三國演義》對歷史進行了整容。督郵並未索賄,事實上是劉備求見督郵,督郵稱疾不見,劉備一怒之下,痛打督郵,張飛當時最大可能是個“從犯”。
《三國演義》施展乾坤大挪移,將“鞭打督郵”這件事“嫁接”到張飛身上,第一是“保護”劉備的仁義形象,第二是塑造“莽張飛”的形象。
《三國演義》裡,張飛往往不問三七二十一地“大怒”“大喝”,給人留下一個赳赳武夫的印象。現在人們還把做事草率的人叫做“莽張飛”。其實歷史上的張飛並非一介武夫。他智勇雙全,能詩善畫,精於書法,尤其善畫美人。元代吳鎮在《張益德祠》中提到張飛擅長書法:“關侯諷左氏,車騎更工書。文武趣雖別,古人嘗有餘。橫矛思腕力,繇象恐難如。”這句話是說關羽喜歡用《左傳》說理,張飛(蜀漢車騎將軍)更工於書法。這條史料還形象地概括了張飛書法作品頗有“橫矛”之風,腕力遒勁,恐怕是著名書法家鍾繇也比不上,這個評價是很高的。香港《文匯報》曾經說張飛還會寫詩作賦。張飛在打敗仗後,率部巡遊真多山,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真多山遊記》:“王方平採藥此山,重子歌玉瀘山澗。雪,住宿方行。”十九字的遊記,情景交融,言簡意深,體現了張飛的個性。這個《真多山遊記》,放在今天就是時髦的微博。各種史料顯示,張飛頗具才子風範,也驗證了《三國志》對張飛有“國士之風”的評價。
劉備毒打督郵之後,領著大家跑到了京師洛陽,重新投軍,洗掉鞭打督郵的犯罪記錄,重新投入到鎮壓黃巾軍的戰鬥中,後來因為戰功得官,官至高唐尉,不久升為縣令。劉備沒做幾天縣令,黃巾軍就攻破了高唐,劉備又對張飛和關羽招呼一聲:跑!
張飛和關羽在劉備帶領下,又開始了逃跑之路。三國之中,跑路最多的,非劉備莫屬了。要是三國召開馬拉松錦標賽,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一定能包攬前三名。
亂世之中,漂泊似乎是永遠的宿命。
夜晚來臨,劉備下令大桑樹民兵連安營紮寨。所謂“安營紮寨”就是找個草多的地方躺下,天作營帳地為床,星斗為被露為枕。當時大桑樹民兵連條件很差,也就是連長劉備能有一頂帳篷和一張行軍床。張飛和關羽肩並肩躺在一堆沙土上,二人枕著胳臂,仰望著滿天星斗。關羽嘆口氣,說連讀《左氏春秋傳》的地兒都沒有,更不用說照鏡子理理心愛的美髯了。張飛頗有同感,說連寫字的地兒都沒有,更不用說畫美人了。
這時,劉備走了過來,要他們到他的帳篷裡睡覺。張飛連連擺手,他和關羽是部曲(家兵、私兵),劉備是主公,主僕有別。關羽連連搖頭,他們是職業軍人,最起碼的職業素養還是有的。劉備硬是派人把張飛和關羽的鋪蓋捲兒拿到他的營帳裡。劉備當場宣佈:從今天起,張飛和關羽享受大桑樹民兵連連長待遇。“先主與二人(張飛、關羽)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從此,大耳朵、大鬍子、大嗓門三個大男人睡在了一張床上。
好多打工仔羨慕張飛和關羽:嘖嘖,能和老闆做兄弟,福氣啊!“桃園三結義”的傳說,讓很多人幻想在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