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皇宮中的老爹老孃送什麼禮,忙的不亦樂乎,腳不沾地,他覺得比每天比訓練那些新兵們還累
一連忙了三天,這些事情才算告一段落,趙檉才能睡了個安穩覺,坐下來歇歇,“見喜,這陣子京裡沒生什麼大事情吧?”趙檉懶洋洋地靠在榻問道。
“有幾件大事,皇上得了夏代的鎮國之寶——虞舜所賜元圭,在大慶殿舉行了受圭大典,大赦天下,設定知客省、引進、四方館、東西上閣門事。蔡京進封魯國公,以何執中為少傅、太宰兼門下侍郎,執政皆進秩。十二月行給地牧馬法。以鄭居中為特進,以武信軍節度使童貫為太尉。定命婦名為九等,宮中傳出訊息說王爺和大皇子和三皇子被受了太保,正月就要擇吉日受封,我先給二爺道喜啦。”見喜笑著說道。
“嗨,這算什麼喜事,多給不了幾個錢”趙檉冷哼一聲說道,一幫子禍國殃民的傢伙都升了官,幫著他爹搜刮民財,“剛才你說的那個什麼牧馬法是什麼意思?”
“二爺,是行給地牧馬法,國中馬匹不足,要重新推行以民養馬的新法”見喜說道。
“詳細說說”
“這???這小的也說不清,邸報上說的明白,我給您拿去”見喜沒想到王爺會對這個感興趣,沒有準備。
趙檉回想了下,馬的問題困擾了宋朝已經幾十年了,自從喪失了燕雲十六州後,基本上就沒了牧馬的地方,為了保持軍馬供應,設馬監養馬,可是並不成功,佔地不少,投資不少,但是卻收益很少,馬匹的質量也不行,算下來是個賠本買賣。於是就有人提出過廢牧馬監養馬於民的建議,他們算了一筆賬,農民養馬的成本是每匹花費十三貫左右,牧馬監每馬耗資五百貫,和向西北少數民族購買需要二十五貫。
巨大的成本反差,催生王安石的保馬法,至於民間農戶養馬的素質如何,能否保障帝國的騎兵們馳騁沙場,這時倒不是最重要了,因為牧馬監產出的馬素質同樣低下,而且農戶養馬在存活率肯定遠勝國有馬(馬命就是農戶的命,小心冀冀是理所當然)。而靠民間養節省下的錢足夠帝國向西北少數民族購馬了。另外國家將原來國有牧馬監佔有的良田都租給農民,這些廣闊的良田成了帝國新的一筆經濟收入,變成了新的印鈔機。可是等神宗一死,新舊兩黨一斗幾十年,一會兒國有,一會兒私營,沒完沒了的折騰,如此反覆最後的結果是國有民間養馬兩樣都不靠譜了。現在皇上一查帳,各路給出他一張各地牧監牧馬資料,竟然為可憐的一千八百匹,其中河北西路就佔一千四百匹,其他諸路數量都很微小,而堂堂一個河東路僅區區九匹馬。
第一百零五章 養馬
趙檉作為現代軍人,深知戰場快機動和突擊的重要性,而在在冷兵器時代,沒有汽車飛機這些載具,馬就其重要性怎麼估計都不過分,其威力足與現代輕型坦克和裝甲車相比肩。而這種優勢即使是到了熱兵器時代也沒有完全消失。三十年代紅軍西征在河西走廊地區被馬家軍騎兵殲滅從側面反映了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的巨大優勢。
在歷代的以步兵的中原農耕民族對以騎兵為主的北方民族戰爭中,北方軍隊優勢在其機動性,聚則呼嘯而至,散則倏忽而去,尋其決戰而不得其門,不期而至則防不勝防,討之難得要領,置之則邊患叢生。趙檉也研究過宋軍開國初期與遼國的戰爭和中期與西夏的幾場對外戰爭的失敗,現這些戰例均突顯了宋軍裝備上的這種劣勢和遼、夏在戰略與戰術上有效的利用敵方劣勢。
戰爭的過程基本上相似,先是宋軍沒有遭遇多大的抵抗就長驅直入敵國境內,一旦宋軍進入平原開闊地帶,北方軍隊便即時切斷宋軍退路和補給線,並運用騎兵運動優勢,將宋軍切成幾段而各個擊破。由於宋軍機動性不夠,無法尋找敵軍主力進行決戰,使宋軍的一些技術兵器難以揮作用,最後只好被動挨打,一旦不能戰決,必須立即撤軍,宋軍往往在撤退時又尾難顧,以至釀成潰敗。幾次北伐,均以慘敗告終,喪師失地,兵敗求和,這反應出宋軍在裝備上存在著一個很大的欠缺,便是可用的戰馬太少,不少重大戰役的敗北都與此有關。
有人說步騎協同比單純的騎兵更有戰鬥力,但那也是建立在必須有足夠數量騎兵的基礎之上。可是無論要使用戰車還是展騎兵,沒有對馬匹資源的大規模掌握是根本辦不到的。而對這種戰略資源的獲得,中原農耕民族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就一直處於劣勢,這種劣勢在宋朝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隨後趙檉看了看見喜拿來的邸報弄明白了個大概,為了解決國內缺馬的問題,政府透過茶馬貿易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