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麼到這裡來了!?”俄語教師衣著單薄,顯得有點氣餒,面色青黃,輕聲說:“南線塔什庫爾幹路途遙遠,防守嚴密,我要走西線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吐爾尕特山口”
“你為什麼要騙我?!你要到蘇聯去!”李滬生滿臉殺氣,“譁”地推槍機,子彈已經上了膛。
…
注①‘契卡’,蘇聯肅反委員會,首任主席捷爾任斯基,後歸入內務部,即克格勃。
…
注② 瓦罕走廊是帕米爾高原上的一條狹長的谷地。它不但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貿易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長途奔襲的戰例,唐朝大將高仙芝輕騎滅小勃律國,打通絲綢之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唐僧玄奘取經、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及瑞典探險家斯坦都曾途經這裡。瓦罕走廊歷史上曾是中國領土,後來沙俄入侵以及俄英兩國不斷在中亞爭奪勢力範圍,1895年3月11日,英俄拋開了兩個最重要的當事國中國與阿富汗,簽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不但劃定兩國在帕米爾的勢力分界線,而且將興都庫什山北麓與帕米爾南緣之間的狹長地帶劃作兩國間的“隔離帶”,即“緩衝地帶”。1963年11月,中阿兩國透過簽訂《邊界條約》,正式將兩國在瓦罕走廊的邊界線法律化明確化。
從中國…巴基斯坦公路拐入一條土路,翻越明鐵蓋達坂隘口西行,可由卡其拉古和剋剋吐魯克相交的三岔路口進入阿富汗方向的谷地。從三岔口附近的邊防某部駐地到剋剋吐魯克路程全長73公里,即到達我邊防部隊最前方的駐地,而從剋剋吐魯克到阿富汗邊境僅有21公里。剋剋吐魯克有中阿邊境日常防衛最前段的一支部隊。正西方向是名叫木孜吉利嘎的冰谷,一條通往塔吉克的山谷,由此可達中亞政情和社情最為複雜的費爾幹納盆地,那裡也是“三股勢力”包括境外“東突”分裂勢力比較活躍的一個地區。朝西南方向有另一平緩的寬谷“瓦罕吉爾”,意為“朝向瓦罕的山谷”,翻過去就是瓦罕走廊了。瓦罕走廊其實被牢牢夾在帕米爾高原與高聳險峻的興都庫什山之間,與中國新疆的塔什庫爾幹基本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交通聯絡與人員往來,阿富汗在此也沒有邊防軍。整個河谷,除了牧民的牛羊外,出現最多最活躍的就是一對對旱獺,看見來人一點也不慌張,還好奇地直立起來張望。實際上,整個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為貧瘠的地區。每年除6、7、8三個月外,均為大雪封山期。中阿接壤的邊境地區基本上都是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宜人類生存。阿富汗境內目力所及,沒有人工修建的道路,是一片非常安靜的無人區。除了區域性裸露的山體和在河床亂石中靜靜開放的兩三種野花外,仍然是冰雪世界。
12。劍拔弩張
12。 劍拔弩張
…
“我沒有欺騙你。我要去阿富汗。”俄語教師抬起一張疲憊的臉。
…
峽谷裡風聲呼嘯,風沙從腳下滾過,響起了一些鳥叫,遠處隱約有槍聲,蕭瑟之中又帶來了一些不安的氣氛。
李滬生牽韁在前路上平行了幾步,又勒轉馬頭,厲聲問道:“你為什麼要離開中國!?”
…
“我已經厭倦了政治和戰爭了!”風捲著雪花鑽進衣領,俄語教師縮在馬上,顯得惶懼、猥瑣。
“我請你放我過去吧,去搞清楚為什麼保羅要畫一條紅線到阿富汗,這也是我家族的心願。”俄語教師面露乞色,懇求地說。
“哼!騙鬼去吧!呵呵。”李滬生冷笑一聲。
風沙大起,砂石濺碰,樹木搖動,“哇——哇——”傳來了帕米爾大鳥的呺嗥,陰冷的峽谷一片恐怖。
“你是俄國人!”李滬生惡狠狠地拋來一句。
“我是蘇聯人!理智是無法理解俄羅斯的!”俄語教師雙手勒馬,彎曲了身子,低下頭髮出了謙卑的一聲。
…
李滬生拉了下馬頭,舉起短槍,“你這是非法越界!”他又向前策馬轉了一圈。“咯嗒”一聲摳動了扳機。
遠處已經響起了零星的槍聲,傳來馬的嘶鳴聲,人聲在接近。
“又有人偷渡山口?”李滬生揚起了短槍。
…
“你是不會開槍的。”俄語教師看著李滬生,怯懦地低下頭,看著腳下。
…
“為什麼?”李滬生座下馬有點急躁地騰挪著。
…
俄語教師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