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發涼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讓任巖的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我本人也是您的樂迷!我非常喜歡您的《she'sgone》和《opera2》,簡直太美妙了!”
得……
看樣子這位李董的全家老少都是自己粉絲。
“咳咳……可以的李董,你說的事情都沒問題,不過我們還是先談一下正事,稍後再說這些,您看如何?”
李董迅速點頭,隨即,一大幫公司員工開始仿若隨從一般跟在正與李董並排走著的任巖身後。
任巖本來的想法,就是現在鳳華村先把小學建了,讓小順子有學上,順道再把洛城周邊的貧困地區,需要修樓的修一下。
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的話,工程量其實並不是很大,一百棟教學樓而已。
但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的一百棟樓,很有可能就算建好了這一百棟教學樓,任務也完成不了。
原因是任務還有一個要求,是要得到國內權威刊物的表彰。
修完這一百棟樓,有關於自己的報道肯定會鋪天蓋地。
但重點是這裡的權威刊物。
所謂權威刊物指的是像《百姓日報》這樣擁有政府背景的刊物。
要達到這一步,光是修樓肯定不夠的。
因為這玩意實在是有些形式化。
而且任巖本身想要做好事就不單單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已。
既然要做,那就往大里做,往力所能及的最大去做。
之所以要成立岩基金的目的,也是因為任巖這樣的想法。
畢竟修一百棟教學樓是完全不需要成立什麼慈善基金的,隨便找幾個建築公司都可以快速把這事辦妥。
因為有這樣想從洛城周邊貧困地區為起點輻射到全國各地的想法,任巖之前讓薛峰帶話選擇建築公司的時候,就有一個硬性要求。
一是公司必須是上市大公司,二是公司最好有國有控股成分。
為了方便,為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好是讓一家靠譜的建築公司來做。
任巖之前提出的這兩點,鴻達建築都符合。
和李董詳細談了自己第一步想在鳳華村修建一所小學的想法之後,任巖得到了這位年過半百混跡商場多年的老董事長的一些建議。
主要是幾個選點的問題,李董直接讓秘書拿出了地圖。
這幾個第一階段工程的選點,是任巖透過洛城藍十字會了解到的教育條件不佳的地區。
具體的修建地點,考慮到周邊鄉鎮,做了一定的改動之後。
這事算是妥了。
第一階段的修建,以鳳華村為起點,覆蓋整個洛城周邊郊縣鄉村,一共有二十三個地點。
除了像鳳華村這種之前完全沒有教育設施的地方憑空蓋起一所小學的例子之外,更多的是對一些鄉鎮中小學老舊設施的改造和推倒重修。
初步的預算,是七千萬左右,一共要修的教學樓,是六十棟左右。
這些東西,任巖之前就在有關機構拿到了相關預算報表。
從鴻達建築這邊得到這樣的預算之後,任巖已經決定這第一階段的工程全權交給鴻達來做了。
因為這李董沒坑人,甚至還比任巖之前在有關機構那裡拿到的預算要少一些。
比較實誠的生意人,總是能讓人放心的。
不管這種實誠是表面上的還是怎樣,反正這公司國家有股份……
雖然細節上的東西談得差不多了,但任巖並沒有立即簽訂合同。
倒不是他不想籤,也不是李董不想籤。
而是修學校跟普通修住宅區或者商業寫字樓啥的不一樣,教育用地還得去教育局才行。
從鴻達建築出來,任巖帶著薛峰一行人,去了下一個目的地。
洛城市教育局。
之前薛峰已經讓壯漢團的人聯絡了教育局,所以任巖到教育局的時候,人家已經等了他很久了。
教育局長親自接待的任巖。
不過事情進行的並不怎麼順利。
當任巖提出想要改善二十三個地方遍及洛城周邊的鄉鎮中小學教育條件的時候,這位姓孫的教育局長第一反應是拒絕。
孫局長更想任巖已捐贈善款的方式進行這一件事。
這和主線任務之中以自己的身份修建一百棟樓起了衝突。
在教育局這邊,捐贈教學樓得讓他們教育局拿著錢去找人修,而不能讓任巖找的鴻達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