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謙方才磕頭求告,費盡了唇舌,就差說要把他剛納地兩房美妾也送給楊凌了,楊凌仍不為所動,這時見李鐸這番話竟似打動了楊凌,他不禁心中大喜,連忙也跪上前來抱住楊凌另一條腿道:“楊大人,地陵挖掘甚深,滲水是常有的事,若是再換一處又滲了水那怎麼辦?到那時百姓不堪重負,必定苦不堪言,為了這一座地下的宮殿,恐怕那時要連……要連金鑾也要動搖了。
其實自古帝陵滲水十之七八,倪某若是不知其事,豈會曉理以木刺灰土封堵的法子?那滲水處封堵了便無大礙,只待先帝靈柩下葬,地宮封閉,便再無風險了,還求大人開恩,救救我們,這對我二人是件恩德,對天下百姓卻是善舉,不但我們感激涕零,便是天下地百姓都承你的恩惠呀。”
楊凌入京後也聽說過大明王朝歲入多少,一聽帝陵所耗竟是全國一年的稅賦,他不禁躊躕起來。
記得在雞鳴縣做師爺時,就聽說許多百姓家中窮苦,積欠稅賦多年,那裡戰亂頻仍,但天災較少,還不是最貧脊的地方。而李鐸所提的那幾個地方比雞鳴更苦,自己真要為了給死人造一座墳墓置萬千百姓於水火中不成?
楊凌一時難以取捨,他仰起頭來心中暗想:弘治皇帝,你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如果你在天有靈,你是希望給自己造一個富麗堂皇、風水甚佳地墓地呢,還是希望讓萬萬千千的百姓能夠少些苛捐得以活命?
唉!楊凌沉思良久,心中盡是哀鴻遍野,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情形,如果把這事稟報皇上,不用說這幾位大臣都是要砍頭的,而他立下這大功,升官那是一定的了。
可是朝廷徵收重稅的時候,天下的百姓會怎麼看?再過一年多自己撒手而去,幼娘留在這世上豈不是要替自己承受天下百姓地唾罵?
楊凌咬了咬牙,霍地轉過身,緊盯著倪謙問道:“倪大人,我探看金井,手指可以摸到木柄,若是以燈一照,立即無所遁形,封堵金井滲水的法子,就只有木刺三合土這一個麼?”
倪謙和李鐸聽出楊凌口氣鬆動,不由狂喜,倪謙小心地想了想,才謹慎地道:“法子自然不只這一個,可是最快的便是這個辦法。那日下官生恐為人所知,事急從權才用了這辦法。大人的意思是……?”
楊凌搖頭道:“中間插入木刺,日久腐爛地下水還要上溢,就算那時已瞞得皇上。可是我也與心不安,你可有什麼法子可以渾然天成,叫人瞧不出破綻,同時也可以真正封閉那些滲漏?”
倪謙喜形於色道:“多謝大人救我!只要大人若相助在下,在下還有更妥當的法子。只須以碎石灌入漏處,以土夯實,再以黃泥滲以一定比例的糯米汁澆灌覆蓋,則可保無虞。而且瞧來渾然天成,除非硬非掘開來驗土,否則縱是神仙也看不出破綻,只是這法子需要費些時間。”
楊凌點頭道:“好,為了天下百姓,我相信大行皇帝泉下有靈。也會贊同我這麼做地。今日我便找個由頭調出左殿金井處守衛地官兵由大人親自動手抽出木刺,予以封堵,三日時間可夠麼?”
倪謙狂喜道:“夠了夠了,時間足夠了,在下只須兩日,便可做的天衣無縫!”
…………
如今已過了八日。楊凌悄悄巡視在這座無與倫比的地下宮殿中,地宮內部已經初見雛形,巨大地地宮不用樑柱,全用券拱,前、中、後、左、右五個華美的殿堂完全用純石築造,看起來富麗堂皇。
這樣龐大的工程即使擱在現代,也是耗資甚巨。況且那時生產力低下,單是開鑿,削平,再千里迢迢運來一塊平整的巨石,其成本就已令人瞠目結舌,看來自己的決定還是值地的,與其數百萬兩白銀白白丟在這裡,何如給百姓些好處。
楊凌在左殿停住,這裡的地面是工序、工藝極為複雜、普通工匠難以燒製的‘金磚’,一塊塊金磚平坦地就像是鏡子一樣,盡頭貼著高大平整的石牆就是漢白玉鑲邊的石棺床,中央就是那口金井。
望著這口金井,楊凌不禁輕輕鬆了口氣,倪謙到真是一雙巧手,楊凌在他封堵後又重新檢查過,洞穴下木塞拔出,施以土石米汁,裡邊便不再緩緩滲水,如今除非將土刨出來驗看,否則僅憑雙手觸控已是再驗看出絲毫破綻。
那位工部侍郎李傑,時常藉口檢驗工程要進入地宮,只是一直被倪謙幾個人藉口阻住,或者陪他進陵使他難以檢查,可是如果一味這樣掩飾未免令人起疑,所以倪謙封堵金井後,楊凌便故意放他單獨進入地宮。
楊凌在暗中偷偷觀察,見他果然沒有看出什麼破綻,這兩日來的也少了,提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