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位田大夫笑道:“算了,尊夫人有恙在身,就不必下車了,寒舍就在前邊,咱們步行前往吧”。
楊凌也顧不得禮儀了,只好陪著小心,隨同這位田御醫到了他的家。這位田御醫的家瞧來頗為豪華,門楣上高懸一塊金匾“杏林居”,到了地方楊凌抱起幼娘,隨他走進院子直入大堂,只見堂上高懸‘醫道聖手’、‘賽華陀’、‘當世名醫’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牌子,楊凌更覺心中安定不少。
那位田御醫溫吞吞地淨了手,一邊用雪白的絲巾擦拭著,一邊走近來,端詳著楊凌懷中昏迷的幼娘,蹙眉道:“尊夫人似有寒熱在身,皮竅閉塞,高燒不退呀!”
楊凌連忙點頭,顫聲道:“對對對,神醫可有法子救她麼?”
田御醫微微搖著頭,替幼娘號了一會兒脈,才面有難色道:“寒熱之病,非我所長,太醫院十三科,在下主修的小方脈,不精於此道,只是。。。。。。依我看來。。。。。。縱有專科神醫,也難吶!”。
楊凌不知大明太醫院分為大方脈、小方脈、婦人、傷寒、瘡瘍、針灸、口齒、咽喉、按摩、接骨、金簇、眼科、祝由十三科,還以為這些太醫都是包治百病呢,他雖不懂什麼叫小方脈,卻聽得懂他的話,不禁失望地道:“神針劉也說無藥可治、無人可治,難道。。。。。。難道幼娘真的要離我而去麼?”。
田御醫本來面有難色,聽了這話不由脫口道:“你去看過金針劉了?他說治不得便治不得麼?我雖不精於此道,但是滿北京城最擅治寒熱病症的除了已逝去的當世名醫吳清遠吳先生,便只有家兄一人了,若是家兄在,未必便治不得”。
楊凌精神一振,忙追問道:“令兄在哪裡?快快請令兄給拙荊看看,只要醫得好,楊凌願傾全部身家相謝”。
田御醫在宮中任職,不得私自開館坐堂,但他的哥哥因天生瘸了一條腿,五官不正未能入朝任醫官,所以開了這家杏林居。這家醫堂與野菊齋不遠,兩家一向是競爭的對手,聽神針劉斷言這病人已不可治,田御醫自然不肯服氣,他醫不好,只要自家醫好了,那這名聲便打出去了,神針劉再也休想和田家爭一日之長短。
是以田御醫振作精神,對楊凌道:“大人勿急,家兄去三河老家探親去了,路並不遠”,他轉身對車伕道:“紹堂,你立即駕車回三河老家,把大老爺趕快接回來,就說京中有貴人請他診治”。
“是,老爺”,那車伕答應一聲,好在馬還未下轅,連忙牽出大門,長鞭一揮,嘩啦啦地去了。
************************************
翌日早朝,弘治帝精神飽滿,十分快意。昨日藉著整治楊凌等人,成功地壓住了金夫人的氣焰,也不知她是怎麼對皇后說的,回到宮裡皇后雖仍悲悲切切的,卻也不敢哭鬧不休了。
推行限制皇親貴戚權利的新政籌謀已久,但是最大的阻力便來自皇后一家,而且利益可能受損的諸皇帝貴族,必定也盯著張家,張家如不遵守律令,旁人自然也會有樣學樣。如今壽寧侯受到懲治,再發布新政必定阻力大減。
不出弘治所料,原來還想再等上一段時間,時機更加成熟再推行的新政在早朝上,讓已釋放出獄的李東陽和劉健、謝遷幾個人一唱一和地,順利頒佈下去了,滿朝文武都知情識趣地沒人敢出言反對。
弘治心中大樂,看看今日沒有什麼其他要緊的政務需要處理,正要宣佈罷朝,禮部尚書王瓊出班奏道:“臣啟萬歲,臣聞東宮侍奉太子的幾個內官專以犬馬嬉戲之術進奉太子,阻撓詹士府輔佐太子讀書,近又聽聞太子侍讀楊凌也與他們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皇上,太子是國之儲君,一身繫於天下,楊凌本是秀才出身,蒙陛下恩寵,破格賜予為同進士出身侍讀東宮,他不思饋報皇恩,反與佞人勾結,禍亂東宮,臣請陛下罷其東宮侍讀之職,驅出朝廷”。
弘治怔了一怔,不悅地道:“愛卿是因為聽聞楊卿昨日午門廷杖的事麼?他雖同受杖責,朕只是因為他未盡侍讀之責,不能阻止內官以玩樂耽擱太子讀書略加懲戒罷了,朕昨日往東宮考察太子學業,太子知識見聞皆有增益,此固三位太傅的功勞,未嘗沒有侍讀輔佐之功”。
老王瓊不依道:“陛下,侍讀本來就有監督太子讀書之責,未盡其責,便難稱其職,臣以為應另選賢能侍讀東宮,春闈張榜後,皇上自可再擇賢能遣往東宮。臣執掌禮部,這是臣的職責範圍,是以不敢不奏”。
弘治微笑道:“愛卿的忠直,朕是知道的,不過楊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