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英雄氣短,當年叱吒風雲的劉邦,如今真象一隻飛蛾撞到蜘蛛網上,越動彈越掙扎,越被纏絞得難以脫身。
如今劉邦心目中的江山社稷、軍國大事,都歸結到一點,這就是廢長立幼。看著戚夫人含情脈脈的淚眼,聽著她的聲聲嘆息,他的心都碎了。不把這件事辦成,他是死不瞑目啊!
這次東征,他已經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年歲不饒人。他已經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衰老,他清楚地知道,天子雖然擁有至高無上的生殺予奪之權,但是在死亡面前,他並不比普天下的黎民百姓多一分毫的優越。那麼,自己能否在最後的歲月裡,把立嗣問題,按照自己的意願妥善解決呢?
他現在感到自己騎虎難下,要廢立太子吧,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沒有幾個臣子支援自己,就連張良也堅決反對。就此作罷吧,難道一個至高無上的天子,就如此窩窩囊囊地認輸了?
這一次,他要橫下心來,非廢長立幼不可,你們都說不行,朕就非如此不可!再反對,朕就要殺你的腦袋,看有多少不怕死的!
劉邦想,這次一定要先取得兩個人的支援,即太子太傅叔孫通和太子少傅張良。
他先把叔孫通叫來,這叔孫通是個老儒生,典型的書呆子,什麼事都按聖賢的教導和先王的遺訓辦事,決不越雷池一步。劉邦頭一個就碰了壁,叔孫通遇水火不進,態度十分堅決地反對廢長立幼。最後,君臣之間已經到了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君王執意要廢長立幼,太子太傅又堅決反對不肯讓步,沒想到敘孫通最後竟然對皇上毫不含糊地說:
“如果皇上執意要廢長立幼,臣就死在你的面前,以死相諫!”
劉邦相信這個迂夫子是一定說得出來做得出來的。算了,算了!不廢就算了,你老先生千萬死不得,你死了我劉邦還得留下千古罵名。當初對儒生隨口說了幾句粗話,取下他們的帽子來拉過一次屎,鬧得天下聞名,背了一個不敬讀書人的罵名,到現在都還沒有洗清!
叔孫通退下了,他無可奈何地嘆息了一聲,皇帝也不是想幹啥就幹啥,想殺人就殺人的,難啊!
他決定找張良談談,回京後聽說他病了,還未曾和他見過面,出征期間,他輔佐太子留守京都,朝中相安無事,功不可沒,還應當好好感謝他呢!加上他還想打聽一下,在他出徵期間,朝中還發生過些什麼事情。
箭傷未愈,心情抑鬱,住在宮中實在煩悶,人都是這樣,很多時候都需要無監視的孤獨和自由。如果一個人,每時每刻都有目光監護著你,從孩子到皇上,也會感到極度的不自在!
劉邦吩咐備一輛便車,微服私訪,輕裝簡從悄悄從後門出宮。打北門出長安城,向東北方向逶迤前行,在驪山西麓的一座叢林掩映的小山頭,有一座寧靜簡樸的莊園,叫“黃石山莊”,這便是從櫟陽遷都長安後張良的新居。
這是他選定的終老之地。
劉邦今天身著平民衣衫,頭頂繫著一塊方巾,去掉了那一身輝煌神聖的帝王包裝,看起來象一個極為普通的山居老者。車在山下林子裡停住了,他只讓一個隨從扶他從小路上山。連何肩也沒有發覺,便悄悄繞到屋後的叢林中,到此連隨從也撇下了。他獨自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難以言說的愜意和清幽。即使尋不到張良,他獨自在這裡靜靜地呆上幾日,身上的百病和心中的煩憂,都會無影無蹤,消退乾淨。
這個張良好福氣喲!他怎能理解朕的煩憂?
他清楚地聽見山泉的喧聲,轉過一段蛇行般的小徑,來到一座山前。只見三股飛泉從崖口跌落下來,在半崖的一塊突出的峭石上摔得粉碎,化成散珠碎玉,灑落在山崖腳下的一泓清泉中,使清澈見底的泉水,永無休止地蕩起無盡的漣漪。
水底,是一顆顆光潔的五彩石,大大小小象寶石鑲嵌的一幅美麗的圖畫。
在泉水的中央立著那一塊狀如人形的從谷城山下搬來的黃石。
劉邦知道不管幾度遷居,洛陽——櫟陽——長安,他隱居的山莊,都必定有山林、清泉和黃石,這是張子房心靈供奉的一塊聖地。
他突然領悟到,人生當適時而進適時而退。不知進的人生太暗淡,不知退的人生太困窘。但是帝王人生是隻能進不能退的人生,因為他後退一步,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劉邦明知他多麼需要這種寧靜淡泊,然而卻又分明不能夠和不允許,這正是他的煩惱和痛苦之所在啊!
他獨自在泉邊坐了下來,此刻他暫時忘卻了此行的目的,他連張良也不想見了,他真願意獨自坐在這裡,沒有人來打擾,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