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長篇演講,後被延安解放出版社定名為《游擊隊政治工作教程》出版,在各抗日根據地發行。彭雪楓還在臨汾創辦八路軍學兵隊,訓練培養青年幹部,送往抗日前線。 1938年2月,彭雪楓奉命率原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三十餘名幹部前往河南確山縣竹溝鎮。在河南期間,還兼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部長和統戰委員會主任,後又兼任新四軍駐河南竹溝 留守處主任。彭雪楓到達竹溝後,首先幫助王國華、周駿鳴擴編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後該團改番號為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開赴皖東抗日敵後。5月,根據彭雪楓等人的意見,中共河南省委在豫東建立抗日武裝,將西華人民抗日自衛軍組成第一戰區自衛軍第7路,由吳芝圃在睢縣、樞縣和太康組建豫東遊擊隊第3支隊。同年7月,彭雪楓派肖望東率抗日先遣大隊從竹溝開赴豫東,配合第3支隊活動。同時,彭雪楓還在竹溝舉辦教導隊,培養訓練幹部。 1938年9月,彭雪楓奉命組建新四軍遊擊支隊,擔負開創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的任務。10月,彭雪楓率游擊隊372人從竹溝出發,挺進豫東敵後,與吳芝圃、肖望東所部會師,合編為3個大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全支隊共1020人。在張愛萍、吳芝圃、張震的協助下,彭雪楓遵照中央所確定的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與地方黨組織密切合作,迅速建立了豫皖蘇邊區根據地和皖東北根據地,為而後組建新四軍第4師和建立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1939年9月,全支隊已發展到擁有3個主力團、6個簡編團,連同地方武裝共12000餘人。1939年11月,奉新四軍軍部命令,改番號為新四軍第6支隊,全支隊共19500餘人,包括1個特務團、3個主力團、6個總隊(各轄2個團)、5個縣獨立團(縱隊、大隊)。1940年1月,中共中央在對新四軍發展方向的指示中,以“彭雪楓所部由三連人發展到十二團”作為範例之一予以表揚。
第八部分彭雪楓 將軍(3)
彭雪楓與朱德、彭德懷等在一起
與此同時,彭雪楓始終把建立根據地擺在重要地位,確定了“由小塊到大塊發展,由一塊到多塊建立根據地”的方針。到1940年6月,建立起以永城為中心的豫皖蘇抗日民主根據地。至此,包括津浦路西豫皖蘇邊區和津浦路東皖東北地區在內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初步形成,溝通了華中新四軍和華北八路軍的聯絡,造成了向西可以連線中原,向東可以挺進蘇北,向南則能與新四軍的第4支隊和第5支隊協同作戰的有利形勢。194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電示新四軍副軍長項英答覆國民黨第3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新四軍“彭雪楓第6支隊抗戰有力,堅持敵後,請予獎勵”。在此期間,彭雪楓還擔任中共豫皖蘇邊區黨委書記,並親自創辦著名的《拂曉報》和拂曉劇團。 1940年6月,蔣介石企圖逼新四軍退出華中,不斷挑起摩擦事件,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針鋒相對,除揭露上述陰謀外,決定八路軍一部南下,協同新四軍鞏固和擴大華中抗日根據地。劉少奇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和華中具體情況,提出了“向東發展,向西防禦”的基本鬥爭方針。1940年6月20日,黃克誠奉命率八路軍第344旅和新二旅共5個團南下,到達渦陽以北的新興集,與彭雪楓所部新四軍第6支隊會師。兩部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彭雪楓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7月,中原局報請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批准,將八路軍新二旅和第687團,以及活動於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新四軍,包括新四軍第6支隊第4總隊在內,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由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執行“向東發展”的任務,以八路軍第344旅(欠第687團)與新四軍第6支隊(欠第4總隊)組成八路軍第4縱隊,由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執行“向西防禦”的任務。
第八部分彭雪楓 將軍(4)
西進途中的彭雪楓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陳毅、劉少奇等在蘇北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八路軍第4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治委員。其時國民黨頑軍用於直接進攻新四軍第4師和豫皖蘇邊區根據地的兵力達9個師10萬餘人,為新四軍第4師兵力的7倍。彭雪楓率部堅持豫皖蘇陣地,一面進行反日偽軍“掃蕩”作戰,一面抵抗反共頑軍的進攻。1941年4月25日,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鑑於第4師背腹受敵的危難處境,並考慮到抗日大局,指示彭雪楓率部轉移到皖東北地區。8月,華中局任命新四軍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為第4師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