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規定,戰爭時期,帝國首相如果意外身故,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而無法操持政務的話,那麼就將由帝國內務大臣(內相)接替首相的職務。在張紹廷首相之前,還有副首相一職,不過後來被撤消掉了,內相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副首相,而後來內相被改為內務大臣,實際上其地位並沒有改變多少。
帝國設定內務大臣這麼一個在平時沒有多少權力(首相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內務),而在戰時又具有頂替首相的職位,本身就是為意外考慮的。帝國曆史上不缺乏首相遇刺的事件,如果沒有一個可以立即站出來繼續履行首相職責的人物存在的話,那麼首相只要出現意外,帝國就會陷入混亂之中。也許在平時還不算什麼大問題,可以透過議會再選一位首相出來,可是在戰時的話,這就是個大問題,陷入混亂的帝國將無法贏得戰爭的勝利。
問題也就出在這個內務大臣的身上。宗漢欽不是軍人出身,是一個純正的政客,一個從基層爬起來的政治人物。其出身低微,且無任何背景。這樣的人,能夠領導帝國走向勝利嗎?也許,當時不僅僅是聶人鳳存在這樣的疑問,恐怕所有帝**民都存在這樣的疑問。帝國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領袖,而不是一個玩政治牌的政客!
兩天後,宗漢欽被正式任命為帝國內閣代理首相。這也是一件讓人感到萬分驚訝的事情。如果薛希嶽能夠繼續執政的話,那麼宗漢欽就應該仍然為內務大臣,相反,那麼宗漢欽就應該是首相。這個“代理首相”在帝國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呢。
薛希嶽的情況也已經公開了,炸彈並沒有炸死首相,只讓首相受了重傷,而這個重傷讓首相無法繼續履行義務。也許,首相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