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將藉此機會迅速崛起,取代唐帝國的地位。
要維持世界的穩定,就必須迅速消除戰爭的影響,恢復和平狀態,提高民生,穩定社會。要達到這個目的,振興全球經濟是最重要的手段,但絕不是唯一的手段。
在這裡,施鼐興從非軍事角度闡述了為什麼在間隔20年之後就爆發了兩次全球戰爭。一戰後的掠奪與剝削手段不但無助於戰後世界恢復穩定,反而壓垮了很多國家的經濟,經濟危機就與此有一定的關係,而且還全面助長了國家民族之間的仇恨,成為了二戰的導火索,並且最終導致了更大的世界災難。
根據施鼐興的觀點,大戰結束後,帝國應該儘量免除戰爭賠款,甚至不要任何戰爭賠款。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減免同盟國在戰爭期間欠下的債務,特別是針對一些經濟本身就不發達,而且國內有可能出現動盪的國家,更應該減免戰爭債務,以降低其國內的經濟壓力。除此之外,還要全力扶持同盟國,甚至是戰敗國在戰後迅速發展經濟,透過投資,貿易,經濟援助,建設援助等等經濟手段,幫助這些國家迅速恢復正常秩序,改善民生環境,以穩定國內秩序,最終達到穩定國際秩序的目的。
施鼐興在檔案中詳細的闡述了這些辦法所帶來的意義。表面上,帝國在振興經濟中扮演的輸出者,也就是損失利益的角色,可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帝國的資本輸出到全世界,帝國也是獲利的一方。在貿易在經濟中起到的推動作用,以及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的時候,全球貿易必然會成為所有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動力,而帝國在幫助其他國家恢復經濟的同時,實際上也在貿易中獲得了實惠。透過對外輸出,還能夠提高帝國國內的就業率,這能夠有效的解決戰後軍隊復員,勞動力劇增有巨大好處。同時,帝國可以透過對外輸出迅速調整經濟結構,將低產值,低生產效率的產業移往國外,重點發展高產值,高生產效率的產業,特別是眾多新興產業,使帝國成為世界的中心,從而也達到了振興帝國經濟的目的,更讓帝國從全球貿易中獲得了足夠的好處。
除了經濟方面的好處之外,透過扶持其他國家迅速振興經濟,也能夠起到推廣帝國影響力的作用。輔助以文化,思想,政治,軍事,外交等等方面的手段,在帝國推廣經濟影響力的同時,不但能夠改善帝國在其他國家,民族心目中的地位,還能夠起到提高凝聚力,團結更多力量的作用,而這對維持與鞏固帝國在戰後的地位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同時對保持世界和平與穩定,共謀發展也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施鼐興在他的這份絕密報告中有很大的篇幅闡述了振興全球經濟給帝國帶來的好處,直到最後,施鼐興才帶入了重點話題,即振興全球經濟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
用後人的話說,這就叫“資本輸出”,或者是“經濟侵略”。透過資本輸出,帝國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各種產業鏈條。比如,當時已經屬於低產值的紡織等工業,就完全可以轉移到別的國家去,從而讓帝國重點發展高產值的產業。這還只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任何國家的產品都會輸入帝國,帝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而透過貿易,帝國就可以輕易的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從而達到控制政治的目的。
也就是說“資本輸出”的本質是要控制他國的經濟結構,將他國的經濟大權掌握在帝國的手裡,而掌握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際上就掌握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在“資本輸出”的同時,“政治輸出”,“軍事輸出”也是必然的。施鼐興就明確提到了,在提供經濟援助的同時,必須要附帶政治協議,推廣帝國的政治模式,至少是推廣帝國的思想與文化,達到文化與思想方面的同化,最終消除國家民族之間的敵意,從而維持帝國在世界上的霸權。
“軍事輸出”比較獨特,畢竟戰後“軍事”屬於敏感話題,不管是對戰時的同盟國,還是敵對國而言,帝國都不希望出現一個在軍事上能夠對帝國構成威脅的強大國家,因此“軍事輸出”的本質不是要讓每一個國家都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甚至不需要有最基本的軍事實力,而是要在“資本輸出”與“政治輸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集體安全體制,用集體防禦代替以往的國家防禦。
如果從對戰後世界格局的影響來看,“軍事輸出”肯定是最為顯著的。在施鼐興的計劃中還沒有明確的提到成立新的軍事同盟,可毫無疑問,戰後出現以唐帝國為絕對核心的軍事同盟是必然的事情。
“同盟國組織”只是一個利益同盟,且因為有三巨頭的因素,同盟國集團本身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完全以唐帝國為核心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