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什麼觸犯天條,聽起來荒誕不經。劉軍浩讀到也不會在意,現在看來,和鎮河寶劍一樣。撥開那層神秘荒誕的面紗,就會發現傳說都有一定的歷史根據。
接著他把這個傳說發到網上,也算是給各位網友提供點素材。
雖然這神秘水怪不是白鰭豚,十有八九是江豚,但不少遊客仍然興趣不減,天天守候在白條河邊等著拍攝。
劉家溝小學,張倩也組織了一個江豚講座,給孩子們科普知識。
對於江豚,劉軍浩倒沒有多少感想。主要是這玩意兒體型龐大,一頓估摸著能吃幾十斤魚,自己這石鎖能力有限,根本養不起。
因此,想也白想。
***
天氣越來越冷,星期天早晨,劉軍浩七點多就起床做飯。
昨天晚上接到張倩大哥打來的電話。說今天要帶建輝哥倆兒過來。另外張媽也有些想外孫了,打算在劉家溝住幾天。
吃過早飯,兩口子立馬開始準備。其實也沒什麼好準備的。雞鴨魚肉自家都有,不用上街買。最多打掃打掃屋子,把院子收拾乾淨些。
剛忙乎完,手機響了。
劉軍浩還以為是張媽他們到了。看號碼才知道是王勝利。
“小浩,黑魚會鑽洞嗎?”電話接通,王勝利就在那端叫嚷起來。
“鑽呀,現在天氣冷,它們冬眠。一般都鑽進淤泥深處或者蛤蟆老鱉留下的廢洞裡邊。”劉軍浩隨口應答。
對方口中的黑魚,就是劉家溝人常說的火頭,自家還有兩條呢。
“我們這兒有個大魚塘,裡邊有條黑魚,魚塘主人捉了幾次都沒捉上來。有水的時候能看到它在裡邊吃其他魚,抽乾水卻找不到。第二年放水,結果這東西又鑽出來了。折騰兩三年,魚塘主人沒有辦法。決定把魚塘轉手。我打算承包。心裡有沒譜。想問問你,怎麼把那大黑魚弄上來?”
☆、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含量很高的
他這邊正想著,王勝利又在電話中叫苦:“挖不到呀,幾個人並排用鐵鍁將塘底翻了個遍,還是沒找到魚塘幹一個冬天,春上一放水,它又出來了。現在人們傳的神乎其神,都說這東西成精了。我這才有些犯怵,不知道該不該承包,你給老哥提個建議?”
“挖不到也正常,你說那條火頭估計個頭大,鑽的比較深。劉家溝有年清塘,我們在一米多深的淤泥中還挖出過火頭。曬乾魚塘沒用,這東西跟泥鰍一樣,地表越幹它鑽的越深。”劉軍浩開口解釋。
“那怎麼辦,我總不能找個挖機,將淤泥全部挖掉吧,那成本也太高了,沒有幾萬塊包不下來。”
“你要是嫌成本高,我給你說個簡單方法。今年先不用管,魚塘也別放水,就這麼幹著,等明年春天天氣暖和再放入少量的水。”
“少量?”王勝利在那邊疑惑的問道。
“對,這個必須掌握好,只要將塘底淤泥淹沒就行,千萬不能放水過多。春天天氣暖和,乾旱了幾個月的火頭陡然接觸到水,肯定會從淤泥深處鑽出來,露著腦袋呼吸。這個時候魚塘裡剛注入水,塘底還比較乾硬,火頭動作遲緩,人走在上邊也不會陷進去。你只要下水尋找,絕對能找到那些火頭。找到後非常簡單,跟拔蘿蔔一樣,直接用手掐住魚鰓,一拉就出來了。”
劉軍浩說的都是經驗之談,久旱下雨捉火頭,這也是劉家溝的傳統。
“多謝,有你這話我就放心,魚塘承包了。回頭請你吃飯”王勝利在那邊用很堅決的語氣說道。
“還有事兒沒?沒事兒我掛了”等下還要去村口接張倩媽一行,劉軍浩沒工夫聽他瞎扯淡。王勝利這人做生意不爽快,喜歡斤斤計較。讓他請吃飯,估計比登天還難。
“別,真有大事兒,你這兩天給我弄個百十斤泥鰍吧。越多越好。”聽他要結束通話電話,王勝利又說出另一件事情。
“多少?百十斤,你開什麼玩笑。我弄不到……”聽到這話,劉軍浩差點把手機扔地上。
現在這種天氣,讓他去哪裡弄百十斤泥鰍,七八上十斤還勉強可以弄到。
後院水溝中雖然多得是。可現在水面結的冰凌有兩三厘米厚,泥鰍全鑽進淤泥裡邊。要想捉泥鰍,必須挖洞。這根本不可能,秋天種的油菜現在已經長到一紮多高。
現在挖,太毀莊稼了。
即使沒種油菜。劉軍浩也不會挖。折騰人不說,後院挖的坑坑窪窪,明年春上還必須重新平整。
石鎖中泥鰍倒是不少,挖起來也容易,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