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初的脈衝星必須要以每秒要消耗約3乘以10的20次方個太陽的能量才能持續發射這段電磁波,那樣大質量的物體早就會因為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成為黑洞,怎麼可能做到持續傳送電磁波?除非恆星之間的距離很短,就像半人馬座ω內的一些古老恆星那樣相距0。1光年,並且發射的波段要更小才行。但如果電磁波傳送波段太小,那麼這種電磁波生命體攜帶的資訊量必然不可能太大,因此電磁波生命體不可能成為非常高階的智慧生命體,而只能是類似於電腦病毒那樣的簡單編碼的資訊體。”
蒂蘭聖雪輕輕地點頭,道:
“是的,這種電磁波生命體的波長不超過8秒鐘,電磁波生命體中攜帶的生命資訊量的中位數是1。54mb,最高也沒有超過400MB。這種生命形式和計算機病毒的確有些類似。這一帶星海之所以能出現大量的電磁波生命體,還是因為恆星數量眾多,伴星數量較多,並且大多數恆星之間的距離在0。1光年到2光年左右,這樣短的恆星距離有利於電磁波生命體在傳遞過程中不消亡。”
“這些生命體如何變異?”我問道。
“主要是透過星際塵埃對電磁波的部分阻擋和恆星電磁波噪聲對初始電磁波的干擾促進其變異,恆星的電磁波反射效應在反射電磁波時會對其電磁波形式有一定的變動,這種變動會對電磁波生命體的生命形式進行修改,有利於下一次電磁波反射的優秀的資訊會被記錄,不利於傳播的生命資訊就此消散,所以在幾代之後電磁波生命體就能夠保持在恆星反射電磁波時提高被反射的機率了。”
蒂蘭聖雪調整了一些電磁波的顯示波段,我看到光膜中央的脈衝星的北極射出強烈的喇叭狀電磁波,光膜上顯示的電磁波是藍紫色,我看到這段電磁波在宇宙空間中以一種螺旋圓錐的形態前進,這種生命體既沒有眼睛,也沒有嘴巴、手足或者尾巴,它們僅有的就是一段錐形的螺旋狀身體,不太像蛇,硬要說的話這種生命體的頭部有點像地下鑽探車的鑽頭,當它撞到一顆主序星的表面時,它的身體會融入主序星的電磁波中,然後經過放大和反射後向著另外一顆恆星的方向直射而去,在這個過程中,這隻電磁波生命體的電磁波頻率有了一定的變化,它漸漸地懂的了透過改變在宇宙空間中的傳播頻率來減少傳遞損耗,從而延長自己的壽命。
甚至,有幾隻進化最快的電磁波生命體已經懂的了將其頭部進化成一個蘑菇狀的撐開的傘,這個傘狀的頭部由於體積較大,而且由大量的糾纏態的量子對構成,由於頭部傘狀面積大,在傳遞過程中,當某個糾纏態的量子遇到了星際塵埃團而坍縮並且衰減時,這種狀態會傳遞到遠處的另外一個量子上,導致另外一個量子的波函式也坍縮,這樣這隻電磁波生命體就能夠提前探測到前方是否有星際塵埃團或者小行星群,從而能夠及時改變自己的體積直徑,這種透過犧牲一部分身體資訊來作為探測器保留自己全部生命資訊的做法,使得這些最聰明的電磁波生命體有了極強的生存競爭優勢。
當然,在電磁波生命體的種群壯大過程之中,也有大量的電磁波生命體就此死亡,由於恆星在宇宙空間中太過渺小,能夠成功透過恆星電磁波反射來繁殖的電磁波生命體數量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生存率是數千億分之一,但是每次被反射時,電磁波生命體就會大量繁殖,以恆星的球狀表面為反射鏡,向著宇宙各個方向發射自己的後代,所以從機率來說,只要某顆恆星附近兩光年左右的距離內有恆星存在,電磁波生命體成功繁衍後代的機率就是百分之百。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永遠只知道前行,而且很難轉向的生命體。”我微笑道。“給我抓一隻。”
“是。”蒂蘭聖雪點點頭,她目視著光膜外那一束在宇宙空間之中穿行著的電磁波生命體,然後沒有任何來由的,那隻正在前進的電磁波生命體周圍的宇宙空間表面突然蜷曲起來,透過對時空本身的操作,蒂蘭聖雪將電磁波生命體周圍直徑三百萬公里的宇宙區域扭曲成了一個內封閉的空間球,電磁波經過被引力扭曲的空間時會發生偏向,當空間扭曲成球體時,被限制在內部的電磁波生命體就會不停地反彈,而永遠逃不出這個空間球。
這個空間球,自然也成為了限制該電磁波生命體的魚缸。
再與此同時,蒂蘭聖雪增大了空間的密度,由於宇宙時空具有更深層次的結構,時空具有普朗克尺度的基本單位,而光子則在時空單位上以跳躍的方式前進,如果蒂蘭聖雪將時空的基本單位之間密度加強,那麼從時空球外的座標系看來,時空球內的電磁波要經過與時空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