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
筆跡陳舊,應當寫了有幾年了,上面的墨水已經變色。我看著這張字條心裡咯噔一跳,那墓中的小鬼的樣子一下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它身上的鱗片,背上的骨刺,手腳間的蹼。
這是山海經上面記載的幾句話。
第一句,是摘自海內北經裡關於對鯪魚這種怪物的描寫,說大海里有一種叫鯪魚的怪物,長著人的臉跟四肢,身子是魚,生活在水中。
下面一段提到的扶桑卻不是指的現在的日本,而是一種叫做扶桑的大樹。晉朝曾經有個學者叫做郭璞的,他在《玄中記》裡說過:“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所以這一段應該是說湯谷之上有一棵扶桑樹,是十個太陽棲息之所。
而最後提到的天台山卻著實讓我發了一下愣,日照也有一座天台山,難道這說的是同一座?
“嘭”的一聲,門被撞開,王富貴從門外跑進來,手裡提著個東西。
“你看我找到了什麼……”他穿了一身秋衣,探頭探腦的樣兒活脫脫一個剛被警察從被窩裡揪出來的票販子。
“你來得正好。”我看他進來,把手裡的紙條給他,“你看看這個。”
王富貴看了看,不以為然地撇撇嘴:“《山海經》嘛。”說完他愣了一下,又把紙條在看了一眼,驚訝道:“不是吧?那個小東西是這個出處?”
“有可能,要不然不可能這麼像。”我揉了揉太陽穴。
“還有,你知道這個湯谷在哪兒麼?”我翻著手裡的書,“海外自東南陬至東北陬者……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這上面的扶桑不是說的日本,而是說的一棵樹,一棵長在山上的,結了十個太陽的大樹。那些太陽後來被后羿射下來九個。”
我看著他一字一句道:“知道這個地方為啥叫日照麼?”
“日出東方先得照啊。”王富貴皺眉想了一下。
我跟他說:“湯谷就是‘暘谷’,傳說太陽昇起之處。與虞淵相對,日出湯谷,日落虞淵。湯谷上面就是扶桑山,在《山海經·海外東經》上說的就是此地。這裡有座天台山,天台山下也有個湯谷,相傳是上古東夷族聚集之地,堯王城遺址也在那附近。”
“這個跟咱們這事兒有什麼關係麼?不過是一些傳說罷了。”
“有關係,”我看著王富貴說,“因為咱們剛從天台山上下來。”
“那就是天台山?”王富貴一愣,“這麼巧?”卻又搖頭道,“可這個天台山跟咱們這事兒八竿子打不著啊。咱們要去的是閔王臺,與這些東西聯絡不大。《山海經》成書應該在商周之前,寫的都是五帝時期的傳說;而閔王臺卻築於戰國末期,兩者之間相差兩千多年。關於閔王臺的資料甚少,之前我曾查過很多典籍,只有日照縣誌上提到過閔王臺的來歷。光緒《日照縣誌·古蹟》上記著,閔王臺,城東十五里,相傳齊湣(mǐn)王走莒(jǔ)時,築臺於此。”
“閔王臺,明望臺……”我沉吟著,卻一時也想不明白,“明望臺村離這裡多遠?”
“還有十幾裡地。怎麼了?”
“沒事。”我問他,“齊湣王這個人,你瞭解麼?”
“為了這事兒我沒少翻書。”王富貴笑道,“齊湣王是齊國的亡國之君,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戰國七雄的合縱連橫中,曾‘殘燕滅宋,闢地千里;敗魏割楚,威加諸侯,魯衛盡已稱臣,泗上無不恐懼,旦晚提一旅兼併周室,遷九鼎於臨淄,正號天子,以令天下,誰敢違者’。他險些先於秦嬴政成為‘始皇帝’,但最終還是難逃國破家亡,被楚人所殺的命運。”
湣王執政,是田氏代齊後的最鼎盛的時期。戰國時的齊國與春秋時的齊國並不是一回事。春秋齊國是“無餌釣魚——願者上鉤”的姜子牙的後代,史稱“姜齊”,以齊桓公稱霸為巔;戰國時的齊國則是田姓之國,通稱“田齊”,其始祖是陳國公子陳完,即田仲子。
湣王繼位後,承祖、父之威,當年就約韓、魏大舉攻楚,在紕水與楚軍隔岸相持六個多月,終於在垂沙打敗楚軍,迫使楚國屈服,送來太子做人質。打了騾子馬也驚,秦國也緊接著乖乖地送來涇陽君。儘管如此,五年後湣王還是與韓、魏合縱攻秦,一直攻入函谷關,逼迫強秦割地求和。隨後,三國乘勝伐燕,“覆三軍,獲二將”。公元前386年,湣王滅宋,一統天下就在眼前。然而,在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