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視野不良的景色。
欄干。
擬寶珠。
還有明明是淡褐色,卻顯得黝黑的腳底下的木板。
還有祖母的話。
——過橋之前,
——不能說話。
——過橋之前,
——只能聆聽。
——即使聽到,
——也不能答。
祖母的話,化成她那令人懷念的聲音在腦內一隅零碎殘留著。
那究竟是在何種情況下說出來的話?是如何聽到的聲音?我一直不明白。
每次偶然想起祖母,就只有這些話語片段浮上意識表層,但我甚至未曾在意過那究竟是什麼、原本是什麼。
手掌的觸感,
古老的景色,
祖母的話,
這些元素重新在我的內在構築成一個記憶,是才不久前的事而已。
那座橋出現在民俗資料上。
說是民俗資料,也不是多了不起的東西。
是一本不到五十頁,制本粗糙的活版印刷小冊子。
大概是自費出版,版權頁上沒有發行人的資料,設計和裝訂也簡略到了極點。
小冊子上也沒有標價,似乎不是在書店販賣的商業出版品。硬要說的話,比較類似期刊論文之類的抽印本。不過這只是是我的看法,它的樣式雖然接近簡易制本,但我想絕對不是抽印本之類的東西。
作者是……豬俁功次郎。
頭銜是文學博士,但我孤陋寡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沒有前言也沒有後記,也沒有說明這是什麼種類的出版物。
當然,出版的經緯也完全不明。
版權頁只刊登了作者的住址,然而儘管有如此甽確的個人資料,別說是作者生年了,連經歷之類的個人簡介都付之闕如。關於作者,除了住址以外,沒有任何記述。
只知道這本冊子是大正八年七月十日發行的。
書名是《劫之濱附近的祭祀俗信》。
劫之濱是縣北的一座小漁村。
說是漁村,也是出版當時的事,現在漁獲量遠減,那個地區的漁業已經完全消失了。
而且現在那裡甚至不是個村子。
依目前的住址,濱田町六丁目至七丁目一帶,是相當於劫之濱的地區。
濱田町是我生長的城鎮——平河町的鄰町。雖說是鄰町,但中間隔了一座山,所以算不上近,搭公車要花上四、五十分鐘。不過平河町本身距離市街地相當遠,看在其他地區的人眼中,應該和濱田町算做同一處吧。濱田町與平河町在地圖上是兩兩相鄰,而且也多被稱為“平河濱田地區”,歸成一處看待。簡而言之,劫之濱可以說就是我出生地的地名吧。
然而一開始我完全不曉得那裡是指哪裡。
濱田町是由鄉田村、山川町、鄉濱村透過町村合併,在二十年前誕生的町。合併之後,三個町村名消失了,所有的地方都成了濱田町幾丁目。住址上沒有更詳細的地名,只到所番地就結束了,地圖上也沒有個別的地名。
濱田町靠海的一帶——舊鄉濱村,就是過去的劫之濱(gounohama)。
不,附近的人現在還是管它叫鄉濱(gouhama)。
我以前也是這麼稱呼的。話雖如此,那並非正式的名稱,而是俗稱。
當地沒有任何標誌,我也沒有機會寫這個名稱,因此長期以來,我都不曉得“鄉濱”究竟是哪兩個字。長大以後,我才發現那就是舊村名“鄉濱”。可是劫之濱的話,字就不同了。更重要的是,我一直根深柢固地以為那並非眾落的名稱,而是海岸的名稱。
那裡有一塊雖然小,但可以進行海水浴的沙灘。
母親會我小學時帶我去過一次,中學、高中的時候,也和朋友去過幾次。
我記得那裡只有一家類似海邊小屋的店。
話雖如此,鄉濱也絕非觀光地區。夏天好像多少熱鬧一些,但會去的只有鄰近居民。原本從事漁業的人家幾乎都不再捕魚了,夏季一過,更是蕭條到了極點。偶爾很罕見地會有釣客來訪,但這裡沒有民宿,交通也不方便,所以數量極少。因為這裡的人口極為稀少,如果沒有和其他地方合併,可能已經廢村了。
十年前我還住在鄰町,當時鄉濱一帶就已經非常冷清了。
當我發現鄉濱就是劫之濱以後,那本老舊簡陋的小冊子,對我來說變得特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