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旗幟在晨風中升起。這裡成了 “總 統府”的所在地。路名為“介壽路”,是在蔣介石60壽辰時取 的。“總統府”原本是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也改稱“介壽館”,復 職後的“總統”蔣介石,就在“介壽館”三樓辦公。
蔣介石整日盯著大陸,翻過“曾文公”後,又翻“王陽明”。 還是琢磨不出失敗的原因。有一天,蔣介石突然拿出一份不平凡 的書,仔細讀了起來。這本書叫《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作者不是別人,正是一生與他為敵的毛澤東。
毛澤東這本書寫於1936年12月。在他的千千萬萬的讀者之 中,蔣介石恐怕是最特殊而且最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一位。因 為毛澤東所論及的,正是如何戰勝蔣介石,而當時的蔣介石又是 最強盛的時候。當年蔣介石也翻過這本書,但是那時他追擊紅軍 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他不相信毛澤東還會有活路,對此書嗤之 以鼻。如今書中論述的一切竟然成了事實,再讀時,自然感慨萬 千。他這才明白,毛澤東確實是一位熟知戰爭規律的戰略家。毛 澤東技高一籌。
毛澤東書中有言:“弱軍對強軍的再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挑 弱的打。”是的,毛澤東經常使用的就是這一手。毛澤東又說: “打得贏就打,打不羸就走。這就是今天我們的運動戰的通俗解釋……一切的‘走’都是為著‘打’。”毛澤東就是這樣。最令蔣 介石嘆息不已的是毛澤東書中的一句話:“誰人不知,兩個拳師 放對,聰明的拳師往往退讓一步,而蠹人則其勢洶洶,劈頭就使 出全副本領,結果卻往往被退讓者打倒。”蔣介石越想越對,自 己不正是這樣被“打倒”的嗎?蔣介石又是一喜:如今自己已成 弱者,來到臺灣豈不是退後一步?大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了
有誡於此,蔣介石在復職後的一次總理紀念週的集會上,面 對兩千多名中高階官員,頭一次沒有訓斥別人而是檢討自己,讓 聽眾感動萬分。他的演說要點是:一、虛心接受大陸失敗的教 訓;二、不惜犧牲感情與顏面,徹底改造;三、他自己將鞠躬盡 瘁,爭取最後勝利。
●2。毛澤東深感沒有海軍、空軍不行
毛澤東初進北京城,更加警醒自律,則完全是有鑑於歷史,特別是“闖王李白成”的教訓。
在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前夕,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要求全黨力戒驕傲,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的領 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業的名字,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制止歌功頌德現象。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自己帶頭嚴守以上的禁令。 毛澤東是個重感情的人,但不為親情徇私。解放不久,楊開 慧的哥哥楊開智寫信給毛澤東,談到自己對工作安排問題的一些 想法和要求。1949年10月9日,毛澤東為妻兄楊開智的請求同 時寫了兩封信。一封給當時擔任湖南省軍政委員、長沙市軍管會 主任的王首道,信中明確指示:“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 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另一封給楊開智,信中說:“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 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
毛澤東的早年是寄居在外祖父家的。他有九個表兄弟,自幼 相互之間的關係都很好。解放以後,毛澤東曾多次給他們寫信, 並多次接他們上北京做客,寄錢贈衣物。但當他們提出要毛澤東 推薦到北京參加工作時,毛澤東都未答應。毛洚東的表兄文運 昌,是他最要好的朋友。1910年毛澤東到湘鄉東山小學讀書, 文運昌是引薦人和擔保人。後來,他還曾積極向毛澤東推薦過 《盛世危言》、《新民叢報》等進步刊物。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與 斯諾談話時,稱讚文運昌在引導自己接觸新思想上起了作用。建 國後,文運昌尚未找到固定的工作,請毛澤東出面介紹個工作。 對這樣一位曾有恩於自己的表兄的小小要求,毛澤東也沒有答 應。曾同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相識的周容,請求毛澤 東介紹他加人中國共產黨,毛澤東給他回信說:“組織問題,未 便率爾紹介,應就當地所有表現,向當地組織請求,聽候解決。” 中國有著沉重的歷史,其中教訓據多。明末清初,弓馬嫻 熟、能征善戰的八旗軍曾威風一時,但八旗軍子弟卻名敗千古,。 這深刻的歷史教訓,常常縈繞在毛澤東心間。他不無擔心地說 過:“我很擔心我們的幹部子弟,他們沒有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 要教育他們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毛澤東用這樣的思想教育幹部子弟,首先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