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3/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便能與小蔣合拍幾張照片,拿回莫斯科可以證實自己的本領。
路易斯又問:“兩個中國政策能否使臺灣高興?”
魏景蒙否定:“不行。因為中國人不希望中國長久分裂。”
魏景蒙從談話中已經明顯感到路易斯所傳達的資訊,是蘇聯 有個計劃,“希望在毛澤東覆亡後有一個由他們操縱的中國,另一箇中國由國民政府統治。”魏景蒙不希望這樣。他問路易斯: “北京與莫斯科決裂的原因是什麼?”
路易斯攻擊說:“赫魯曉夫在北京一處海灘和毛會晤時,毛 澤東問赫,蘇聯是否敢與美國開戰,而這就是雙方決裂的開始, 因為對莫斯科而言,這種想法太牽強了,畢竟蘇聯人的生活方式 和文化背景仍屬於歐洲,而毛澤東則太過於自我色彩或太具中國 色彩。蘇聯不會開戰,對赫魯曉夫來說,戰爭是個無法想象的困 難字眼。中華民國沒有理由擔心與蘇聯合作,畢竟這樣對國民黨 不會有任何傷害。”
魏景蒙告訴他,國民黨在大陸內部有自己的人,他似乎想讓 路易斯明白,臺灣不是非信任他和蘇聯不可,但雙方之間若有較 佳關係,對世界有關各方面都有益。
會晤到5點半結束。魏景蒙從交談中感到,路易斯的確有直 通蘇聯高層的關係,而且有意拉攏臺灣和莫斯科接觸。
晚上,羅啟再請路易斯吃飯。路易斯問羅是不是國民黨員, 吃飯誰付賬,是不是蔣介石?羅啟只是笑笑。以後路易斯沒事就 拿這個問題幵玩笑,給人的感覺是放浪形骸,無拘無束。他又問 起羅啟難以啟齒的問題:國民黨當初為什麼要放棄長江以南?為 什麼放棄海南島?
羅啟打定主意不做政治回應。他以海軍出身的理解回答說, 當時放棄海南島主要是基於海上補給困難的考慮。路易斯接著 問:你們是不是非常相信美國,相信美國永遠不會變?
羅啟不想再做退讓,聲言:“今天在臺灣相信美國的人要比 相信俄國的人多,美國人會不會變是一回事,但是從《中俄尼布楚條約》以來,中國人多不相信俄國人是事實。”
這幾句話,終於讓路易斯閉了嘴,淡淡地說了句:“那些都 是過去的事了。”
●2。中蘇決裂的由來,毛澤東準備打仗
蘇聯對臺灣放出試探氣球,是基於蘇共與中共關係急劇惡 化。雙方由最親密的同志和盟友,演變成水火難容的對頭。黨的 關係中斷,國家關係下降到低點。分歧起自蘇共二十大。
1956年 2月,中國共產黨以朱德為團長的出席蘇共二十大代表團到了莫斯科後,從赫魯曉夫的暗示中,得知二十大要批判斯大林個人迷信,當即急電請示中央:批判斯大林的會議,代表團是否出席? 中央電示:批斯會議照常參加。代表團決定,對蘇共批判斯大林一事不表態,不發言,取回避態度。
實際上,當時中共中央對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在原則上是贊 成的,認為這種揭露批判,具有積極意義。赫魯曉夫也認為, “起初,毛澤東認為我們對斯大林濫用權力的指責是正確的。他 說二十大作出的決定表現了偉大的‘英明'。”
但是,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又有另外一方面的獨特見解和做法。
毛澤東對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有兩個方面的考慮和心情。 毛澤東在1957年7月的青島會議上說:批判斯大林有兩重性, 好處是破除了迷信,解放了人的思想,但方法不對,沒有分析, 一棍子打死,引起去年幾個月的反蘇反共大風潮,這是不好的。
1958年3月的成都會議上,毛澤東又說:1956年,斯大林受批 評,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揭掉蓋子,破除迷信,去掉壓 力,解放思想,完全必要。但一棍子打死,我們就不贊成。他還 說過:“蘇聯過去把斯大林捧得一萬丈高的人,現在一下子把他 貶到地下九千丈。中央認為斯大林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起 來還是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按照這個分寸,寫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三七開的評價比較合適。”
蘇共按照要打破對斯大林迷信的需要,決定五一節時不再在 莫斯科紅場上掛斯大林的像,並致函中共中央,要求中國也照此辦理。中共中央經過考慮,決定不予回覆,而是按照自己認為 的,斯大林是“犯有嚴重錯誤的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三 七開”的觀點,決定五一節在天安門廣場繼續按馬、恩、列、斯 的順序,掛斯大林的像。毛澤東說:他們不掛,我們掛。兩黨在 斯大林問題上的分歧,便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