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外合。脈外之氣分也。此承上文而言五行之氣。從足上行。如有虛者取之。
取者。謂迎其氣之外出也。胃俞在膺中。脾俞在膺旁。肺俞在背肩。心之竅在舌。肝之氣在筋。腎之氣在骨。是五臟之氣虛者。各隨其所在而取之。玉師曰。此論脈外之氣。故在心只言舌而不言脈。
本篇重在五行六氣之生始出入。故篇名終始。而論刺則曰虛者取之。曰以鈹針也。曰在骨守骨。在筋守筋。讀者味之。其義自得。張開之曰。上節曰少陰在下。陽明在上。謂數之始於一而終於五。
氣從下而上也。此節先言膺俞。而末言其病在骨。謂數之成於五而歸於一。復從上而下也。
補須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 。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 。無使邪氣得入。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脈實者深刺之。以洩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得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刺諸痛者。其脈皆實。
此論身形之應四方也。一方實深取之。一方虛淺刺之。脈實者深刺之。脈虛者淺刺之。此論四方之虛實也。經雲氣傷痛。諸痛者。其脈皆實。言四方之氣歸於中央而為實也。
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
手太陰陽明主天。足太陰陽明主地。身半以上為天。身半以下為地。故曰。承上文而言。言人之形氣。生於六合之內。應天地之上下四旁。故曰天地為生化之宇。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
此言形身之上下。應天地之氣交。六微旨論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
上下相召。升降相因。是以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因氣之上下升降也。邪客篇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病在頭者取之足。以頭足之應天地也。病在腰者取之 。以腎臟膀胱之水氣。應天泉之上下也。夫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知血氣之生始出入。應天地之五運六氣。上下四旁。天道畢矣。
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
上節論上下之氣交。此論天地之定位。頭以應天。足以應地。手足應四旁。蓋天地四方之氣。
各有所生之本位。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足者足重。隨其所生而取之。重者。守而不動也。開之曰。前節論四方之氣流行。故有一方實。一方虛。如金行乘木。則東方實而西方虛矣。此論上下四方之定位。故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
春氣在毛。夏氣在面板。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
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此言三陰三陽之氣。應天地之四時。皮肉筋骨。脈外之氣分也。陰陽之氣。始於膚表。從外而內。與經脈之出入不同。故春氣在毛。夏氣在面板。秋氣在分肉。冬氣就筋骨。蓋始於皮毛而入於筋骨。自外而內也。肥人之面板澀。分肉不解。氣留於陰久。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深取之也。瘦人之面板滑。分肉解。氣留於陽久。故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淺取之也。齊者。與時一之也。開之曰。首六句論四時。謂氣之從外而入。後四句論肥瘦。謂氣之從內而出。蓋六氣雖營運於膚表。然本於內之所生。張應略曰。從外而內。天之氣也。
從內而生。人之氣也。人與天地相合。故或從外。或從內。外內出入者也。
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
此論表裡上下之陰陽。夫表為陽。裡為陰。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病在陽者名曰風。
故癢者陽也。病在面板之表陽也。病在陰者名曰痺。痺者痛也。故病痛者陰也。以手按之不得者。
留痺之在內也。此言表裡之為陰陽也。病在上者為陽。病在下者為陰。以形身之上下分陰陽也。
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此承上文而言表裡。上下陰陽之氣。交相貫通。故有先後之分焉。內經雲。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從內之外者。先調其內。從外之內者。先治其外。
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二刺陰也。一陽者。一刺陽也。
此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