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畎⒚滯臃穡�釗�橐讕禿芎昧恕�

“憤激者轉之以和平”,這是講性情。容易發脾氣,容易急躁,這是大毛病。了凡患了這毛病,雲谷禪師在此地勸他“轉之以和平”;和氣心平。心地平靜,你的態度自然溫和了。這在德行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專案,無論是佛家、儒家都講求。孔夫子的學生讚歎孔子的德行有五種——“溫、良、恭、儉、讓”。第一就是溫和,這是學生們對老師的評語——老師溫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無論對人對事他都謹慎恭敬,謹就是謹慎;儉就是節儉、不奢侈,生活很樸實;禮讓,孔夫子事事都讓別人,決不會與人相爭。這是夫子之美德,是做人的典型。

“虛誇者轉之以切實”,這就是喜好誇大的毛病,為人不實在。如果知道這些事實,別人對我們說的話自然要打折扣,難以取信於人,因為我們不誠實。所以決定不能夠浮誇,要誠實。

“浮囂者轉之以沉定”,“浮囂”就是我們常講心浮氣躁;心浮就要以“沉定”來對治;要沉著,心要清淨,要能定得下來。

“驕慢者轉之以謙恭”,世出世間實在沒有一樣值得驕傲。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做好了,是本分的,是應該的;做不好要處分。諸佛菩薩一切恭敬,孔孟亦無不敬。我們比起佛菩薩差太遠了!所以對人一定要謙恭有禮,要謙虛、要恭敬,謙與敬都是性德。

“惰逸者轉之以勤奮”,懈怠懶散,是很大的煩惱。世出世間法如有這毛病,一定不會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精進、要努力,要把精神提起來。釋迦牟尼佛在世時,阿那律陀懶散的毛病就很嚴重,被佛呵斥一頓之後,他真的振奮起來,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結果把眼睛搞壞了。佛很慈悲的教他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以後他得了“半頭天眼”,不用肉眼比別人看得還清楚,他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人一定要發憤,要振奮起來。懶惰,做一切事情都不能成就;不但是佛法不能成就,世間法也不能成就,一事無成。古今中外,世出世間那一個有成就的人是懶惰的人,是散漫的人?沒有!大乘善根唯一精進。

“殘忍者轉之以仁慈,怯退者轉之以勇進。”“退怯”是退步、退轉。這也是大病,必須要勇猛精進。

這些毛病都是了凡先生自己敘述出來的。前面說過,各人有各人的病痛,如果我們也像他這樣改進,其他的病痛要想一想,用方法來對治。下文是雲谷禪師教他修持的幾個重要綱領。

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

‘務’是務必,一定要‘積德’,斷惡修善。‘積德’,世出世間法都以這個為基礎。前面講的“享千金之產”、“有百世之德”,如果不是認真斷惡修善積德,怎麼能辦得到?孔子受一國人尊敬,釋迦牟尼佛受全世界人尊敬。一個是積世間的大德,一個是積世出世間的大德;佛是世出世間的德行都修積。

‘務要包荒’,是講心量要拓開,要能夠包容。不能包容,我們自己的煩惱就多,對於佛法的修學造成了障礙。我們是修“覺、正、淨”,如果心不得清淨就不會覺悟,我們的見解也就會有偏差。正知正見、大覺大悟,一定是以清淨心為基礎。所以要能包容,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必認真計較。《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法不是真實的。就是世間一切境界,古人也說是“過眼雲煙”,這種看法跟《金剛經》非常接近。有什麼值得計較的?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妨礙了自己的清淨心。

‘務要和愛’,這是了凡最大的弊病。一定要和氣,一定要能夠博愛;就是佛法講的慈悲。佛講的慈悲是平等的,所以叫“大慈大悲”。儒家講仁愛,仁愛跟佛法的大慈大悲確實相當接近。孔老夫子說:“仁者無敵。”“敵”就是敵對。這世間還有跟我對立的,那就不是仁愛了,仁愛是沒有敵對的;沒有敵對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大慈大悲。雖然儒家講的話不一樣,其實裡面的內容是相同的,這是我們應當要修學的,真正利益自己的。

淨宗講“一心不亂”,有了對立,一心絕對得不到。有對立是二心,就是有對待。六祖大師講“本來無一物”,有一物存在就不是真心,所用的還是妄心。心裡果然清淨,決定沒有相對的。沒有對立的,真心才能顯露,清淨心才能現前,淨宗所修的一心不亂,我們才能獲得。

不要說真正的一心不亂,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亂——功夫成片,也是從這裡下手的。唸佛人唸了多少年,功夫成片沒有得到,就要找出毛病在那裡。將病根找出來了,然後再把病根消除,障礙就沒有了,功夫就可以成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