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花在妻兒身上,常照看孩子,也並不朝秦暮楚。
但令人扼腕的是從埃克人處得出的結論至少也適用於我們這個社會中的某些男人。有一些美國男人拋妻棄子。離異的男人拒不履行法定育兒責任的比例之高也令人瞠目,以致於政府開始採取對策。在美國,單親家庭的數目超過了雙親家庭,而且多數是單身母親獨力育兒。
盡人皆知的是,在那些已婚男性中,有些男人愛自己甚於愛妻兒,虛擲家財、精力與光陰,終日沉酒於女色,追逐所謂大男人的名聲和活動。他們典型的嗜好是開車、運動和酗酒。大量的錢財花在家用以外。我並不認為美國男人中“好大喜功者”多於“養家者”,但“好大喜功者”所佔的比例顯然不可忽視。
即使在那些雙職工家庭中,時間預算研究顯示,美國上班族女性平均花在勞作(指上班、育兒、家務)上的時間2倍於她們的丈夫,而且女性的收入平均低於同工種男性。同一時間預算研究發現,在要求美國丈夫們估算他們和妻子們各自花在照顧孩子和家務上的時間時,他們傾向於高估自己,而低估妻子所花的時間。據我的印象,在其他一些工業化國家,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法國和波蘭,男人做家務和照看孩子的比例一般來講甚至比美國還要低。我之所以列舉以上幾個國家,是因為我碰巧比較熟悉它們。這就是為什麼在人類學家之中一直要討論男人在我們這個社會上有什麼用這個問題的原因。
——女性絕經期的進化
第六章 薄種廣收
——女性絕經期的進化
多數野生動物到死或者直到死前一段時間都保持著生育能力。人類男性也是這樣。儘管某些男人由於不同原因在不同年齡喪失生育能力或者生育能力衰退,但男性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年齡段普遍遭遇生育能力的徹底終結。世界上有據可查的例子不勝列舉,老年男性(包括一個94歲的老人)仍能生育孩子。
但是,人類的女性在40歲左右就會進入一段生育能力急劇衰減的時期,並且在大約10年後,就會徹底喪失生育能力。儘管有些婦女到44或45歲時仍有規則的月經週期,但是女性在50歲以後受孕的例子極為罕見,直到最近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激素療法和人工授精的運用才使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例如,美國的哈特派(Hutterite)是一個嚴格的宗教群體,信徒們營養狀況良好,反對避孕,他們中女性生育的頻率正如人類生物潛能所能達到的那樣快,平均間隔2年生育一次,平均一生會生育11個孩子。但即使是哈特派,女性在49歲以後也停止了生育。
對於普通女性來說,絕經期是人生中無可迴避的一個事實,儘管它常帶給人們老之將至的痛苦的預感。但女性的絕經期之於進化生物學家,則是動物世界中的一種突變,是一個值得深究的矛盾。自然選擇的實質就是不斷地強化基因中的某些特徵,而這些特徵必須能增加攜帶這些基因的後代的數目。然而,自然選擇怎麼能令一個物種中的每一個雌性成員都攜帶著扼殺其生育更多後代的能力的基因呢?一切生物特徵,包括女性絕經期的年齡段,都是由遺傳變異決定的。但即使由於某種原因,女性的絕經期似乎變成不可避免了,可為什麼絕經期開始的年齡不能逐漸後移以致於再次消失呢?這樣,那些絕經期較晚出現的女性就能生育更多的後代了。
於是,進化生物學家將女性的絕經期看作人類性習慣中最怪異的幾個特徵之一。而且我還想說,除了人類發達的大腦和直立行走的姿勢(每一本人類進化史的教科書都強調這兩點),以及人類隱蔽的排卵期、對性快樂的偏好(這兩點教科書較少關注)之外,女性的絕經期也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這些特徵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人——一種比猿更進一步,和猿有著質的區別的動物。
許多生物學家對我的上述觀點仍然心存疑慮。他們辯稱,女性的絕經期並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無需深入討論。歸納起來,共有三類不同意見:
首先,部分生物學家將女性的絕經期視作人類近來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時代產物,這一增長並非僅僅始於上一世紀的公眾保健措施,而很可能始於1萬年前農業的興起,更有可能是從過去4萬年中由於進化的變化導致人類生存技能的進步開始的。據此,在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史上的多數時期,絕經期絕不可能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因為推測那時無論男女,幾乎無人能活過40歲。於是理所當然,女性被安排在40歲時終結生育特徵,因為在此以後已經沒有活著繼續生育的可能了。由於相對於人類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