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4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孫中山,毛澤東就算得上是一位人物。這可以從他寫於1929年和1932年的兩首詩中看得出來。
1929年的一首詩是:
神烈峰頭墓草青,湘南赤幟正縱橫。
人間譭譽原休問,並世支那兩列寧。
詩的最後一句之後,作者自注“兩列寧”指孫中山和毛澤東。此時孫中山已逝世四年,毛澤東則正堅持轉戰在井岡山紅色革命根據地,情況極其艱難。據說,當時傳言毛澤東正遭不幸,柳亞子聞之心慟,懷念舊友,故寫下此詩。詩的第一句“神烈峰”即南京紫金山,為孫中山陵墓所在地也。
1932年,他又寫了另一首詩:
平原門下亦尋常,脫穎如何竟處囊。
十萬大軍憑掌握,登壇旗鼓看毛郎。
這首詩是聽說毛澤東領導工農紅軍擊潰蔣介石以三十萬大軍對革命根據地實施的第三次“圍剿”,快慰有加而欣然命筆的。“登壇旗鼓看毛郎”一句輕鬆快慰,連註釋都不用。只不過,如果說為兩首詩有什麼不準確的地方,即兩首詩中所寫毛澤東的處境恰好應該反轉過來,因為前一首是有感毛澤東正遭不幸而寫,但事實上毛澤東當時並未遇到什麼不測;後一首詩有感於毛澤東勝利擊敗蔣介石的“圍剿”,卻不知道毛澤東正遭黨內“左”傾機會路線的排擠,恰被撤銷紅一方面軍總政委的職務。然而,這兩首詩有一個共同點,即從中可見柳亞子對毛澤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