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專任自然淳樸之氣達到至柔至和,能象嬰兒一樣純潔嗎?
清除主觀慾念,虛心觀察事物,覺悟事物本然,能作到無瑕疵無弊端嗎?
愛護人民,治理國家,能依循自然而不主觀造作嗎?
宏觀調控,能象雌柔一樣順應道理而不過甚嗎?
聰明睿智,世事洞明,能做到不動機心施為嗎?
營造渾厚淳樸的大環境,而任由人民自生自長,自作自息。
生而不據為己有,為而不居功自恃,位居首長而不主觀任意宰制,這可謂是幽冥之德。
原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太上,只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太上,只知有之;
【註釋】太上:至上,最好。這裡是指最好的統治者。只知有之:人民只知道有他存在。
堯舜以無為治政,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利澤惠及萬世,而百姓無所名其德。所以孔子讚譽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為名焉。〃《皇疏》雲:〃夫名所名者,生於善有所彰,而惠有所存,善惡相傾,而名分焉。若夫大愛無私,惠將安在?至美無偏,名將安生?故則天成化,道同自然,不私其子而君其臣,兇者自罰,善者自功,功成而不立其譽,罰加而不任其刑,百姓日用而不知其所以然,夫又何可名也?〃
【漫談】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當一個政府的目的是為了整個集體時,它就是一個好政府;當它只顧及自身時,它就是一個壞政府。好政府和壞政府是被當權者的道德品質所規定的,而不是被憲法的形式所規定的。”如果當權者的道德品質好時,“君主制比貴族制更好,貴族制比共和制更好。但是最好的形式一腐化就會變成最壞的了;因此僭主制就比寡頭制更壞,寡頭制就比民主制更壞。”
他的說法實質上觸及了這樣一個社會政治的真蒂:無論是一個國家或者是社團、組織、行業等,只要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部門,要想得到高效益好結果,其設定原則應是:行政權力必須集中總裁,不能形成多頭制;中間環節儘量要少,以保證令行暢通。
鄧小平說,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在於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作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戴高樂也曾要求法國憲法授予總統制定和執行政策的權力,使之不受國民議會不適當的干涉。從而制止了放任自流和癱瘓狀態,給法國帶來了政治穩定。而這些狀態曾經把第四共和國推向政治、經濟、社會崩潰的邊緣。所以,獨裁只是一種手段,它應該沒有好壞之分,好壞的曲分是使用這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例如,美國將軍麥克阿瑟,在二戰後的日本,就使用了極端專制的手段制定法典和政策,完成了把日本從極權主義的統治下永遠解放出來的任務。
故而,這種總裁制好效果的實現需有一個必要前提,那就是這個總裁必須是德才兼備。這個“德”是指能夠遵守本職法規,這個“才”是指能明道行道,也就是說,其必須既不濫用職權,又知曉駕馭全域性之道,並且具有這樣的能力。如果這個總裁無有德才,那麼,這種制度便覆成為最壞的了。
那麼,能否有一種辦法,既可以得到總裁制的高效益,又能防止“正復為奇”以致造成壞的結局呢?那應該就是:人民透過選舉來挑選經過競爭後的總裁,並用真正有效的民主與法制對總裁進行真正有效地監督和控制。這種控制,是指總裁只有執法權而無立法權;就是允許總裁在憲法詳細規定的執行權範圍內,享有強大的總裁自由。所以這種監督不是指導、參與行政,也不是對總裁行政的細枝末節進行繁瑣攪擾,而是設有在必要時可以對總裁的重大舉措進行多數票否決制,有對其責任罪過的追究制,有在必要時對總裁施行的罷免制。
但民主制也必須授予總裁簡捷暢通的人、事處置權。總裁應對其下屬主裁負全責,也就是既可以按其定額進行提名組閣任免,又必須相應地要承擔下屬的罪過責任。下級民主制只對上級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