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並囑曰:〃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但是,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私意妄為。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就是說聖人治天下,也應效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營造了宜於萬物生長的環境,而任萬物自由生髮,不替萬物做主宰的作法:儘量不用繁雜的關卡衙門、苛刻的政刑法令來滋擾百姓,不給奸胥猾吏留有可乘之機;不用一己或少數人的意志取代百姓的意志,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居來強姦民意;而是用宏觀調控來營造適宜的環境,讓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長〃,使百姓各安其居,各樂其業,任意自便,休養生息。做到這樣可謂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二)見素抱樸,淳樸民風:
老子崇尚本真,真誠,反對最高境界的道德含義。本真狀態就是超出一切世俗羈絆,依天性自然而為。它是超道德的,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黃帝內經》中所謂:〃天之在我者,德也〃。老子認為道不涉及倫理性,仁義禮智是把人為的東西強加於人的天性,扭曲損害了人本性的自然。只有人返本歸真,民抱質樸,方能達到長治久安。
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於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孔子也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智)之〃。 這意思都是說,善以道治國者,可聽任人民依其淳樸的天性隨由自便,而不可讓其薰染得智詐奸滑。用智治國,則下亦以智應,惟務穿鑿,不循自然,以致奸詐斯生,上下相欺,國將無寧日。明曉這道理,便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營造一憨厚淳樸的大環境,不以機智陷害民心,非以察察為明,與智故反,然德性博化,使智詐不作,禍亂不起,使復至於大順,此真可謂是崇本息未之道,。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因為〃有無相生〃,立一美善之名在此,必有百偽美善者雜糅其間,長此以往,將使人離質尚文,漸至逐末忘本。鉅奸大滑便運用手段、利用權勢、操縱輿論、炮製出各種〃當然對〃和〃可惡罪〃來矇蔽人民。魯迅說:〃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槍斃或坐監的。現在才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被人認為〃可惡〃,這才終於犯了罪。
嚴復評論老子之道曰:〃其所為若與物反,而其實以至大順。而世之讀老者,尚以愚民訾老子,真痴人前不得說夢也!〃
(三)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謂至德之時,人皆仁義,故仁義不見,及人君失道,世風危殆,乃倡仁義禮之名甚至用法律〃衝氣以為和〃作為救濟。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柳宗元說:〃禮之大本,以防亂也〃,這都是說,仁義禮法乃是權宜之計,救濟之策,以此來保持社會整體的和諧與安定。但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故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老子曰:〃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是什麼原因使得大道廢,把人民薰染得智詐奸滑了呢?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因為人君欲多則費大,費大則稅重,稅重則民飢。上以利慾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輕死而求利不厭。
當政者以權謀私,用暴力壓迫人民,橫徵暴斂,貪汙腐化。上行下效,民眾則以巧偽謀利,各種左道旁門便叢生滋起。上下都在謀私利,不管公益,國家就要窮苦紛亂了。在上者不能無為無事而使之自化,方且嚴刑法以誅之,明號令以禁之,而貪官猾吏舞文弄法魚肉百姓,窮民則相率而為盜。故〃法令滋彰,而盜賊多有矣。〃
老子說:〃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既然淳樸的大道頹廢了,飾偽萌生,仁義禮法乃為救濟的無奈之舉,為人君者,亟應知止勿進也。知止之道奈何?大學雲:〃為人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