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時候具有一定文物知識就能撿漏,年代近了可就沒那麼多寶貝等著被撿了。”
然後何沐興致勃勃的和李文化一起為主角起名字,為他構建背景和家庭成員組成,還有他的愛情經歷,主要的古玩收藏方面他們不是太懂,可以先放一邊,等馬未都來了再說。
“我已經來了,可以說了。”門口響起馬未都中氣十足的聲音
更新時間不穩定,容老佛以後改正,大家海涵海涵~
第148章收藏人生
馬未都也是剛到,正好聽到最後那句話。
進了房間,馬未都首先注意到何沐,雖然不怎麼關注娛樂圈,不過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何沐,這個人總是在電視上出現,報紙上也都是他的新聞,想不認識他太難。
李文化把何沐引薦給馬未都,主要說明了他天地玄黃大老闆的身份,馬未都小吃一驚,沒想到一個青年演員竟然經營著這麼一家業內聞名的文化公司,這個年輕人肯定是很有抱負的,蕭老爺子所說的子侄應該就是他吧。
何沐謙遜地說:“我哪算什麼大老闆,公司都是文化經營的,我只不過在前期投了點錢,說來真是慚愧。”
馬未都倒是覺得這是何沐眼光好,投資有道,收藏圈考校的就是眼力,打眼撿漏只在一念之間,如果真如何沐所說,那是他撿漏了。
接著李文化告訴馬未都,何沐有意寫一部關於古玩收藏的現代劇劇本,馬未都表示明白,剛才他已經聽到了部分內容,只是對於何沐的編劇能力他還有點懷疑,畢竟何沐是以演戲出名,而且入行時間不久,他能寫得出一部電視劇本?
馬未都之前和劉震雲王朔也搞過影視,對於劇本的好賴他還是分得清的,如果到時候何沐寫出來的是一堆垃圾,他又怕自己直來直去的性格傷了何沐的自尊心,但要他說假說又不是他的風格。
馬未都隱晦的表達了自己這方面的擔憂,這也是人之常情。何沐並沒有很在意。
“馬老師,我知道一個優秀的編劇必須具備非常多的優秀特質,我是遠遠達不到這種要求的。我有我擅長的東西,比如人物對話、人物細節描寫、生活化的場景刻畫,但對於大的情節構架、劇情銜接和細膩的感情描寫我並不是很拿手,而且我是第一次寫,沒有經驗,這是我的短板,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太大長進。所以我希望能和李文化一起完成這個劇本,我們可以先寫一點讓您過目,您覺得可以我們就接著往下寫。”
李文化沒想到何沐竟然會把他也拉上。果然是好兄弟,知道他想什麼。
何沐姿態放得很低,沒有絲毫的狂妄自大,而且能對自己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馬未都很喜歡他這點。至於劇本,說到底這都是何沐李文化他們自己的事,現在這件事已經脫離了宣傳一部書的範疇,也和他馬未都關係不大了,它更像是一個大型電視劇誕生的開始,他只是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他不喜歡大不了到時候不要署自己的名字就是了。
接下來的大部分時間就是馬未都在大話他的收藏人生。
馬未都是五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二十多歲的時候開始收藏。到九十年代他已經擁有上千件藏品,於是多番奔走創立了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從他得到自己第一件藏品至今已經二十多個年頭了。只裡面有撿漏的興奮,也有打眼的教訓,為了淘寶貝,他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足跡踏遍祖國的各個角落,期間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也包括做舊師傅、盜墓賊還有文物販子等。
“我記得我第一件花錢買來的老物件是一個嘉慶年間的盤子,好像是八二年的夏天,在狗尾巴衚衕”
馬未都從他的第一件藏品說起,然後第二件第三件娓娓道來,他輝煌的收藏人生也就此展開。
李文化心眼多,帶上了筆和筆記本,他和何沐每人拿一個本子做筆記,有不明白的就會打斷馬未都讓他詳細講一講。
從馬未都的閒談中,何沐李文化得到了很多關於古玩圈的行業知識,關於買,關於賣,關於拍賣行,關於典當行,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門道。最珍貴的是他們聽到了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撿漏和打眼經歷,都是確有其人確有其事的真實經歷,有的馬未都還認識,有的根本就是他自己。
撿漏靠的是眼力,有時候運氣也很重要。打眼嘛,有的是自己眼力不濟,有的是被人設套下局,這裡面的故事就更豐富多彩了,而且非常具有戲劇性,這將極大地豐富何李的創作。
李文化重點請教了拍賣行和典當行的門道,馬未都和這兩個行當都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