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放映機啟動,一道光柱照在了幕布上,然後先是出現了個圓形光環,光環很快綻放變成了長方形。
這是敖沐陽童年記憶中,關於放映電影為數不多的畫面,他記得小時候看的這種電影,確實是從這樣的場景開始。
接下來就是京城電影製片廠的片頭和標誌性前奏音樂響起,陸陸續續有人帶著小板凳來看電影。
敖沐陽以為沒人對這種老式電影感興趣,結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來的人不少,到電影正式開始後竟然有四十多個人來了,這些人多數不是村裡人,而是遊客。
有遊客舉起手機拍照,然後跟左右的朋友說道:“哈,還挺有童年感覺的。”
也有遊客帶著孩子來的,敖沐陽聽見好幾個人跟孩子說:“這就是爸爸像你這麼大的時候看的電影。”“這是爸爸小時候最愛的娛樂活動。”“來,兒砸,爸爸帶你體會一下最早的電影院氛圍。”
敖富貴放了一部叫《神秘的大佛》的電影,不斷有遊客嘿嘿笑:“這是七十年代呀?”“真挺懷念那時候的。”“你懷念的是自個兒的青春,哪是七十年代?”
幾個人正討論的熱烈,突然有人插嘴道:“什麼七十年代?這電影演的是四十年代的事,是解放前的。”
本來是想來回憶青春的幾個七零後遊客頓時覺得沒勁了。
敖志滿老爺子趴在視窗磕著瓜子看電影,他對敖沐陽說道:“村長,這個電影你們小年輕沒看過吧?好看,這個跟《少林寺》一樣好看。”
敖沐陽沒看過幾部這種電影,在他記事開始,電視機就開始進入老百姓的家庭,而隨著電視機的普及,這種露天電影模式就不受歡迎了。
敖沐陽問道:“這電影講什麼的?”
敖志滿含糊的說道:“你自己看、自己看,好看。”
敖沐陽覺得晚上反正沒事,就倚著牆看起了電影,這電影敘事風格很古樸,故事有懸念,充滿八十年代電影的風情,倒也有些意思。
從這天開始,敖富貴在村裡放起了老電影,每天晚上夜幕降臨,他就開始放電影,一天放一部,因為村裡人多,零零散散總有人來捧場。
過了兩天,藍色船工的機械作業船來到龍頭村外海,開始對大船殼子進行改裝。
關於大船的改裝細節,這得靠敖沐陽來定奪,顏青城幫不上他的忙。
老敖這兩天沒什麼事就上網去查閱關於船舶養殖的靈感,他沒找到各國用漁船養魚的新聞,倒是找到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在構建大型離岸養殖平臺進行漁業生產的訊息。
典型如法國與挪威合作在佈雷斯特北部的布列塔尼海岸建成的一艘長270米的養殖平臺,它就是用一艘退役報廢的輪船改裝而成,總排水量達到10萬噸級,專門養殖鮭魚,年產3000噸,效益很好。
還有,歐洲漁業委員會正在籌備建設一種半潛式工船,長189米、寬56米,航速8節,可接運活捕金槍魚,也可作為養殖母船。
當然,這種工船還在研究計劃中,船舶好造,金槍魚的養殖技術難以攻克,而這種船的造價很高——不管是鑄造還是運營,它的成本都很高,只有養殖金槍魚這種名貴魚才有盈利空間。
敖沐陽就想把這大鐵殼子改造成這種養殖平臺,但國內沒有技術,現今國內頂多就是設定海洋網箱養殖平臺,比較成功的是在西沙永樂群島晉卿島附近約200公頃海面上投資建設的那100多口深水網箱,裡面養殖龍膽石斑魚、軍曹魚、龍蝦等名貴海產,年產值超過千萬元。
他的養殖池裡也有龍蝦,中華錦繡龍蝦,他計劃把這些龍蝦轉移到大船殼子裡。
關於大船殼子的改造計劃,敖沐陽想請教一下專家,但他認識的專家沒有擅長這塊的,他更多的還得靠自己琢磨。
他請教過李繼,李繼不太懂,又去託關係請教海洋養殖方面的同行大拿,最後聯絡到了一位在國家水科院漁機所就職的專家。
這專家叫沈玉,李繼聯絡上他後很高興,就去找了敖沐陽。
敖沐陽一聽又要接觸專家,且專家又是來自中科院且姓沈,他腦袋頓時就大了:“我娘來,李老師這事咱們自己搞得了,這中科院的大佬我是實在不想接觸了。”
李繼給了他一個白眼,道:“沈老師不是中科院的,是水科院的,我打聽過了,他確實是這種大型養殖平臺的專家。”
敖沐陽搓了搓手道:“其實咱們這事也用不著專家了吧?”
他的態度讓李繼很是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