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紅洋本地把採集海參這個活叫做扎參,這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叫法,因為以前漁夫採集海參的時候得往海底扎猛子,所以就有了這麼個稱呼,扎參。
歷史上,紅洋海域是中國沿海大漁場,盛產多種海貨,比如馬鮫魚、帶魚、鮐魚、鯛魚、黃花魚和海參等等。
其中紅洋刺參在古代極有名氣,是王庭指定的貢品,歷代宮廷總管都會安排專門的隊伍來紅洋收集刺參回去給宮裡人和高官顯貴們食用。
紅洋出產的刺參數量多、個頭大,在沒有遭遇絕種性捕撈之前,當地經常出產跟小黃瓜似的大海參,那就叫棕瓜參。
棕瓜參就是刺參,不過它指的是個頭最大那一檔的刺參,這種個頭的海參顏色是棕褐色,身上長有肉刺,在水裡不怎麼動彈,看起來就像棕色黃瓜似的。
敖沐陽準備尋找棕瓜參給陸虎送過去,這價值雖然比不上黑狗參、梅花參,可好歹也是珍貴的海產品,如今市面少見。
紅洋海域有一片暗礁海區,名叫老參窩,那是整個紅洋很有名的海參出產地,歷史上一些有名的大海參就是那裡撈上來的。
老參窩在紅洋當地充滿傳奇色彩,誕生了無數的傳說,每個朝代的和平年代,這片豐產海參的海域都是由政府把持,而朝廷發生變動、出現混亂,則是由當地最大幫派管轄。
海洋本就是出故事的地方,加上政府與本地勢力在老參窩多次碰撞,自然有更多故事發生。
據老人所說,老參窩已經發現有二百年曆史,這二百年裡源源不斷出產著優質海參,因為這片海區暗礁多、有暗流,是海參生活的天堂。
以前捕撈海參不是簡單的事,沒有氧氣罐使用,扎參人只能靠自然憋氣扎猛子,一次上下頂多能扎兩三個就得上浮換氣,很累、很折騰人。
另外,老參窩一直有專屬勢力把持,不管是政府還是地方勢力,他們都不允許普通百姓來自由捕撈海參。
這些原因保護了老參窩的資源,可是進入新中國,這些資產都歸屬於了老百姓,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漁民們扎堆在老參窩捕撈。而且還有了氧氣罐可用,以前在水下頂多憋氣個幾分鐘,可是有了氧氣罐那在水下待上一兩個小時都沒問題。
就這樣,連續兩百年不斷出產棕瓜參的老參窩遭遇了滅絕性打撈,起初人們只撈大海參,可後來者沒有大海參可撈,又不想空手而歸,就往次一點個頭的下手。
以此類推,最後漁民們甚至連海參苗都不會放過,也會撈上去賣給一些海參養殖場……
敖沐陽回憶了一下,好像僅僅是改革開放後十來年,年頭剛進入九十年代,老參窩就變成了石頭窩。
還好紅洋政府算是有遠見卓識,漁業局將這片海域控制了起來,一度多年不允許人們下海捕撈海參。二十一世紀後老參窩逐漸放開,漁業局依然不允許使用現代化工具進行捕撈,頂多允許漁民採用傳統方式下水。
什麼是傳統海參捕撈方式?一艘船帶人抵達,大傢伙帶著葫蘆頭下水,葫蘆頭上綁個網兜,人們腰上掛一個網兜,一個猛子扎到海底,找到海參就放入腰上網兜,憋不住氣了浮上來,然後抱著葫蘆頭休息同時把海參放進網兜裡,歇過來後再潛入水裡去尋找海參。
總之,什麼氧氣罐、通氣管、造氧機等現代化潛水工具統統不能用,漁業局允許大傢伙潛水捕撈海參,但不能肆無忌憚進行。
敖沐陽一直沒來這片海域,村裡人也很少來,因為老參窩下暗礁多、暗流猛,海底有海洞子,在這裡捕撈海參很危險。
五月下旬,他開著船帶黑龍、將軍和狼家兄弟們來到這片海域,漁業局的執法船在海面上飄蕩,周圍還飄著幾艘小船。
雖然老參窩捕撈海參危險,可依然有不少藝高人膽大的漁民會來這裡冒險,這是敖沐陽沒有來這邊潛水的原因。
對他來說潛入水下沒有危險,但這裡人太多,他以前怕被人發現異常,所以才不來這裡。
給快艇拋錨,敖沐陽換上水靠準備下水,他給將軍和狼家兄弟各塞了一根大棒骨,說道:“慢慢吃,給爹看著漁船,明白嗎?”
將軍、狼家兄弟一起吐著舌頭在那裡哼哧,元首沒有來,它在家裡跟怕戴綠帽子的老婆奴一樣守著媳婦們,現在它跟母貓們是寸步不離。
敖沐陽戴上護目鏡對黑龍伸出大拇指,黑龍同樣回應,然後兩人跳入了水裡。
這邊有外人,他得時不時浮出水面換氣來避免引起人們的注意,這樣工作效率低下,有黑龍幫忙可以提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