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是儘量,是必須,好好賺錢才是正道,賺錢了你找個好媳婦生個孩子,然後去紅洋買個學區房,送孩子去上個好學校,多好。”敖沐陽語重心長的說道。
敖沐東咧嘴笑道:“鹿老師教的就好,以後我有了娃我就讓他在村裡上學。”
敖沐陽道:“行吧,我替鹿老師對你的誇讚道謝。”
跟隨楊樹勇往王家村走的時候,敖大國問道:“老楊,你們村還有鹽灘田嗎?你準備怎麼搞?”
傳統曬鹽需要鹽灘田,以前紅顏沿海地帶全是這東西,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期,歷代沿襲的刮泥催滷改由先進的海水直接蒸發制滷、製鹽的灘曬法所替代,紅洋的海鹽之城的身份開始向港口城市轉變,鹽田最終變為了海灘。
楊樹勇說道:“我們二隊那塊還有的,大概有二十個單元左右,我估摸著好好收拾一下,怎麼著也能收拾出十幾個單元來。”
鹽灘田一般以3畝為1單元,十幾個單元就是四十來畝地,這面積不大不小,用來搞旅遊業很合適,要是用來真的曬鹽那就太小了。
關於村子的建築佈局,王家村跟龍頭村不一樣,龍頭村是依山面海而建,村西頭是碼頭也是海洋,往東走則是龍涎湖。
而王家村則是依海建起,七個隊也就是以前的七個村都面對大海,後來合併起來後這個村的形狀就有點像腰帶,沿著海岸散開的腰帶。
其中二隊的面海位置是片泥場,它周邊用泥堆築起了一些田塍,其中臨近海洋一面的田塍比較高大,稱“浦塘”,中間有一個缺口,可以引進潮水或者做排淡水之用,專門為了曬鹽而做。
敖沐陽前段時間忙著封海的工作,就沒有注意王家村這邊,其實楊樹勇在代任了村主任職務後就開始計劃重開曬鹽場的事,現在二隊的浦塘重新搭建了起來。
楊樹勇說今天就要正式搞曬鹽的工作,不光是因為他做事雷厲風行,而是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以往荒廢的浦塘經過多日的忙活已經重啟了。
浦塘就是一片較規則的橢圓形泥場,其中中央設定有三個圓形土餾,這些土餾個頭頗大,直徑得有3米,深度有六十公分,三個土餾可倒入鹹泥120到150擔,海鹽相關的東西習慣用擔做單位,一擔差不多是一百斤。
鹹泥來自海底,王家村有一輛老舊漁船改成了抽泥船,正在海里轟隆轟隆的幹活,將海底老泥源源不斷抽上來。
第844章 大潮
這會王家村有至少五十個漢子和婦女在圍著泥場忙活,最近兩天將出現一年一度的大潮,這是楊樹勇急著開工的另一個原因,浦塘初次使用得有大潮汛來清洗,這在曬鹽過程中有個專業的稱呼,叫‘喚醒’。
浦塘已經建起來了,有人在土餾倉的底下埋入一節竹管,楊樹勇給敖沐陽介紹道:“那是餾槽,以後連線餾外的滷缸,曬鹽的時候會瀝出來很多滷水,滷水最後就進了滷缸。”
敖沐陽似懂非懂的點頭,問道:“那你需要我們幹什麼?”
楊樹勇道:“什麼也不用幹,就順著這個浦塘溜達,讓咱們兩個村的老百姓知道,咱們之間沒有啥仇了,以後共享旅遊專案,共同發財。”
敖沐東立馬瞪眼道:“你想的真美,還共享旅遊專案呢,真不愧是個共產黨員,你咋不共產共妻?”
楊樹勇說道:“我可以跟你共妻,我媳婦一米七的個頭現在有一百八十斤,你要是樂意跟我共那咱們就共。”
敖沐東不說話了,他知道楊樹勇媳婦的樣子,光是想想就覺得雞兒萎靡,更別說真要去面對面、嘴對嘴。
敖文昌笑道:“勇哥真是好打算啊,咱們兩個村沒了仇,村子隔著這麼近,遊客資源基本就打通了,到時候還真得共享,想不共享都不行。”
王家村和龍頭村靠在一起,兩個村都在搞漁家樂,其中龍頭村毫無疑問的走在了前頭,他們村裡的旅遊資源多,遊客多,住宿、飲食等方面的費用就多一些。
以前兩村有矛盾,龍頭村的漁家樂都是光明正大的告訴遊客們,來自王家村的人他們不會好聲好氣的接待,所以王家村遊客少。
遊客們出來玩就是為了開心的,他們奔著龍頭村而來,龍頭村這邊收費稍微高一點但也是相對其他漁村而言,若是相對其他旅遊勝地,這收費可是相當良心的,服務也好。
這種情況下,很多遊客就不會再去選擇王家村,畢竟他們後面要出海觀鯨觀海豚,要參觀古代戰艦,要享受龍頭村的地道漁家宴。
如今在旅遊旺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