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逸和小夥伴們向著展廳門口的工作人員出示了一下自己的證件,旁邊的一位工作人員還沒看到方逸的證件,己經伸手拉開了欄杆上的軟絨帶子,做了個請的手勢放了五人進去。
幾人還沒有走兩步呢,就聽到後面有人問:“這個廳裡也在舉行畫展麼?我們能不能進去看看!”。
聽了這句話,方逸不由的轉過頭來看了一下,因為這人說話的口音很奇特,確切的說是帶著中式英語的腔調,而且說的還磕磕巴巴的。
“對不起!這是線性主義畫派的預展,今天看要邀請函”工作人員張口解釋說道。
“線性主義?”說話的那位男人聽了嘴裡嘀咕了一下。然後用中文對著旁邊看樣子是妻子和兒子的人低聲的說了一句。
和家人說完,男子又轉頭向著工作人員說道:“其中一個是方逸麼?”。
聽了這個話。方逸就有點兒好奇了,這位男的居然知道自己,直接轉過了身體望著門口的一家三口人。
男子的話另工作人員一愣。不知道方逸是誰,一般老外是名前姓後他調了個個兒,工作人員就有點兒聽不懂了:“對不起,什麼方逸?”。
“是逸方”男人反應了過來又重複了一句。
這下工作人員是聽懂了直接點了點頭。
弄明白了裡面展出的是方逸,男子又對著工作人員說道:“明天我們就回國了,我兒子也是學習繪畫的,能不能讓我們進去看看?看一會兒我們就出來。也不拍照什麼的,我的孩子現在挺喜歡方逸的作品”。
“對不起,沒有邀請函我不能放你進去”工作人員面帶著微笑又重複了一遍。
正當這一家子帶著點兒失望想要轉身。方逸走了兩步到了入口處,輕聲的用中文對著這一家子說道:“我跟他們說一聲,讓你們進來看一會兒吧!”。
嗯!這一家子還在納悶呢,就聽到方逸轉頭用英語和工作人員說了一下。工作人員當然知道方逸就是參展的五位藝術家之一。邀請函這個東西想當於他發的。聽方逸輕聲的說了幾句,又一次解開了軟索示意這一家三口可以進去了。
中年男子並不認識方逸,還以為方逸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呢,進了門以後連聲的對著方逸說道:“真是謝謝你啊,還是有熟人好辦事”。
十五六歲的兒子看著方逸眨巴了一下眼睛說道:“你就是方逸大師?”。
“我是方逸,大師兩個字還不敢當”方逸聽了笑著說道。
“你就是方逸?這麼年青”中年男人上下的打量了一下方逸連聲說道:“沒想到,沒想到!”。
方逸這邊還有事情呢,自然不能陪著這一家三口。不過還是小聲的叮囑說道:“進去看畫可以,但是別拍照不用閃光燈也不行。保持安靜”。
國人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看油畫的時候拍照,拍照是沒什麼問題,老外也拍。不過一般老外拍的都是畫,咱們國人喜歡把自己也照進去,而且主體絕對不是藝術品,而是自己!按理說這些喜好也沒什麼,可以解釋成文化不同。不過用閃光燈就是問題了,關健是人家牌子上明明寫了不許用,很多人還是不自覺,按著自己相機的閃光燈閃個不停,直到有工作人員上來制止,而且工作人員一轉身有些人又用起來了,一些人的這種習慣真是讓人憤怒。
方逸之所以讓這一家子進來,不是聽他說什麼明天要走,或者說看這一家子穿著打扮也不是太隨意,像是有點兒小錢的人家準備賣幅畫什麼的。現在自己的作品可不是有點兒小錢就能買的起的,一幅作品一百多萬美元,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還是一比八上下呢。
一來是看著這一家人跟工作人員說話的時候聲音小,二來也是聽說從國內來的同胞還聽過自己的名號,並且聽說喜歡自己的作品心裡面有點兒沾沾自喜。
“知道了,咱們不會像那樣沒有素質的,我們看看您的作品就走,最多十分鐘的時間”男人對著方逸微笑著說道。
聽了這個話,方逸輕輕的抬起手指了一下自己的作品,示意一家人可以隨意的去看了,指了下方逸就轉頭向著鄒鶴鳴那一圈子走了過去。
“這就方先生!”鄒鶴鳴看著方逸走了過來,直接把方逸介紹給了旁邊的一個看起來有點兒胖的大腦殼禿頂戴眼鏡的白人夫婦:“這是斯蒂夫?科恩先生和夫人”。
方逸有禮貌的伸出了手和兩個握了了握,這兩位方逸早就聽過鄒鶴鳴在自己的耳邊嘮叨了,什麼對沖基金的經理豪爽的大收藏家之類的。
接下來自然是方逸和人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