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反映出氣勢磅礴的盛唐文化藝術,給人的藝術衝擊還是蠻大的。
旁邊徐耀輝則笑出聲來,“幸好不是腰鼓,要不然,我可是看都不敢看了。”
麻桿笑著回應道,“徐老闆說笑了,我們合作這麼久,再怎麼也不會為這個,丟掉彼此的信譽不是。”
知道這其中典故,周夏自然聽得明白他們說的什麼。
唐花瓷在魯山窯、黃道窯、禹縣窯、內鄉窯,陝。西耀州窯及山。西。交。城窯均有生產。它的造型繁多,有壺、盤、罐、花澆、腰鼓等,尤以罐類最多,腰鼓最為出名。唐代南卓著《羯鼓錄》就曾記載唐代盛行陶瓷腰鼓,產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魯山花瓷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徐耀輝所提及的腰鼓,最為出名的,就是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花釉腰鼓了。它的器形碩。大,釉sè奔。放,是國家一級文物。它與魯山窯出土瓷片質地釉sè相同,基本可以確認為魯山窯產品。但八十年代陝西出土一件花釉腰鼓,則系耀州窯產品。
一般而言,故宮博物館中館藏的文物,在市面上基本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東西。
這魯山花瓷的腰鼓也不例外,自八十年代以來,仿唐花釉產品陸續出現在市面上。最早開始於魯山地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仿故宮藏花釉腰鼓,仿品被文物販子購去,到廣。州為海。關查獲,隨後在電視臺被曝光,倒是惹來了不少的關注。
然而,此波未平,一波又起。內地一家非常著名的博物館,也收了一件花釉腰鼓,並從當地公。安。局開出證明信,證明此腰鼓為掘。墓所出。孰真孰假,還真難說得清楚,但是,如果將其與故宮博物館的腰鼓最細緻對比的話,還是能鑑定出其中真假的。
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地方真有唐花瓷腰鼓的存在。
這仿品一旦出世,自然少不得人上當,而上了假腰鼓的當,認為自己收藏到和故宮博物館一樣好東西的收藏更不在少數。截止到現在為此,花釉仿製已擴充套件到河。南其它地區。
作為唐花瓷最為典型的腰鼓,自然也與時俱進。後又因為從遺址出土的資料中,證明花瓷腰鼓有大、小多種尺寸,所以,市面上所出現的新仿腰鼓的尺寸造型和型號也rì漸增多了。
徐耀輝這時候提出這花瓷的腰鼓來,就是說的這事。
畢竟,這花瓷腰鼓鬧得可謂是沸沸揚揚,你要是不知道的話,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在這行混的,而且還是專門研究陶瓷類的?
當然,徐耀輝說這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表明他的學識淵博,讓麻桿他們收斂著點,別拿些有得沒的贗品仿品出來忽悠。
這也不怪徐耀輝謹慎,在此前和麻桿他們交易的時候,他們所拿出的東西中,可就有真有假。
這在行內是慣例,徐耀輝卻是牢記得,要時時刻刻都要繃緊神經,絕對不能聽信故事,他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經驗。
而在唐鈞中,除造假最為瘋狂的腰鼓外,壺、罐仿品也不少。
第一百七十五章又是真品?
所以,即便是這唐花瓷中最為常見的罐類,也得提高jǐng惕。
這樣的黑釉藍斑,更是花瓷造假中的重災區,由不得周夏和徐耀輝兩人不重視。
雖然唐花瓷的價格普遍都不算高,但是,姑且不管這金錢上的損失。打眼買到仿品贗品,本身就讓人覺得相當不爽,對古玩行家而言,牽扯到面子上的問題,可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鑑定這唐花瓷,當然也有一定的技巧和秘訣。
周夏對此也只是有所耳聞,還沒有真正上手鑑定過。
徐耀輝倒是老手,這時候他也沒謙虛,率先上前,做起鑑定來。
周夏這邊,因為系統並沒有提示有珍貴文物,所以他也就不著急,就在旁邊很隨意地看。
雖然沒能上手,但隔著一定的距離,還是可以做鑑定的。特別對一些看得多了的老行家而言,基本一眼就可以斷定,是真是假,無他,看得多了,只要感覺不對,或者覺得有些彆扭,那就需要小心慎重。這時候,切忌的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理由開脫,果斷放棄就對了。。。
這時候,周夏就是看這唐代花釉瓷的造型啦!
是隻雙系的罐子,就是罐子旁邊,有兩個提鈕的造型,可以用來將罐子給提起來。
這花瓷雙系罐並不算太大,高也就十五六厘米的樣子。光這造型而言,倒是沒什麼問題的,自然流暢,不會給人很怪異的感覺。
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