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則留在公司,和呂東等人開了個會,探討公司未來的發展。
針對Beyond論壇,他們定下了一個初步的目標——在年底前,讓Beyond論壇的註冊會員數突破10萬。在明年春節前後,爭取突破30萬的有效註冊會員,讓Beyond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大型專業論壇。
開過這個會後,林在山親自上論壇上和大家交流了一陣。
他現在沒事時就愛在論壇上露露臉,幫論壇增加人氣。
他知道,音樂區的很多樂迷都是奔著他來的這個論壇,這裡面有一部分人是奔著罵他來的,對於這些人,林在山一笑了之,並不放在心上。
而對於那些真誠的喜歡音樂,願意討論音樂的人,林在山很愛給他們回帖,和大家一起交流做音樂的心得。
他回的貼,一般都是帶著技術含量的帖子,吹水的帖子他從不參與。
他喜歡和專業的音樂人交流,同時對於新人樂迷的問題,他也很喜歡回答,願意引著這些朋友入音樂的門。
就像這天下午,他看到了一個新人樂迷在論壇上發的帖子,以及下面其他會員的回帖,就蠻有意思的,他也參與討論了。
那新人樂迷發帖是問:“普通樂迷聽歌和學音樂的人聽歌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我最近在學吉他,吉他老師總說他聽到的東西和我聽到的不一樣。我就搞不懂了,專業人士和普通人聽到的音樂真的很不一樣嗎?他們會更專注於某些樂器的聲音?或者更關注高低音?關注歌手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
底下有個玩搖滾的樂迷給他做了解答:
——
你要練吉他的話,你應該會更多的關注歌曲裡吉他的聲音,而不單單只是在乎歌手的唱音。聽一首歌,你會先聽出原聲吉他的掃弦,分解,然後聽出一些明顯的彈奏技巧。
當你組樂隊玩電吉他後,你會發現原來不知道是什麼樂器發出來的聲音很多都是吉他創造的,失真,蛙音,延時……出來的效果千變萬化。
玩樂隊時間一久,你就會分辨出架子鼓的底鼓、通鼓、軍鼓,它們和貝斯的區別。你會分辨出主音原聲Solo和鍵盤的聲音區別,這些在普通人聽來,會感覺是一個聲音的。
等漸漸的積累了一定經驗後,你再排練的時候,誰的和絃錯了一點,節奏前後卡了一小拍,主唱那個字沒在調上,你都能聽得出來。
然後,你再戴上好的耳機聽以前常聽的歌曲,你會發現音樂的海洋是多麼的美妙和廣闊,而我們,只是和牛頓一樣,在撿撿貝殼而已。
——
林在山用論壇的點贊功能,給這個樂迷的回答點了個贊,他覺得這個業餘搖滾樂手說的非常好。
下面還有個學音樂的學